能力目标:
1、通过对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和得出结论,培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观察植物枝瘤的形成,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结合户外观察的长期性和困难性,培养坚韧的科学品质;结合显微观察的复杂 性和严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形成层的细胞分裂,向内形成新的 木质部 , 向外产生新的 韧皮部 ,其作用是使茎 逐年加粗 。
Thank You!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5节 运输作用
知识目标:
1说出植物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2识别导管在茎内的分布部位;
3辨认导管的结构特征。
4说出植物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5识别筛管在茎结构内的分布部位;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导管和筛管的比较。
教学重点: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及结构基础。
有机物的运输及结构基础。
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植物的 吸收的
根
叶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吗?
茎的运输作用
?
根吸收的水分如何到达叶?
教学引入
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什么部分运输的?
猜想与假设:
1、茎的全部结构都参与运输。
2、茎的外侧树皮参与运输。
3、茎的内部结构参与运输。
… …
设计实验:
你们组的探究方案是怎样的?
交流:
思考:
清水
正常枝条
正常枝条
枝条树皮被剥
稀释的红墨水
方案示例:
叶脉无变化
叶脉变红
叶脉变红
活动——注意安全
观察茎的横切,确定染红部位
剖开树皮观察树皮颜色
幼茎纵切观察染红部位的特点
对比观察茎横切
红色水浸泡的
清水浸泡的
对比
红色水浸泡的
清水浸泡的
对比观察茎纵切
你能描述观察的结果吗?
枝条的横切面
浸没过稀释红墨水的枝条
2、茎内部分结构被染成红色的事实说明什么问题?
3、说出水分从瓶中到达叶片的运输途径。
讨论:
1、甲、乙两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
4、表述根据上述实验和观察得出的结论。
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植物的茎向上运输到叶等器官的。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导管
导管位于木质部,由许多导管分子连接而成,导管分子均是死细胞,它们之间的端壁上有穿孔,形成中空的管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树皮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插花时,我们将茎剪断后要立刻插入水中,这是为什么?
1我们食用甘薯是它的什么器官?
2甘薯滴加碘液后变蓝,说明什么?
3埋入地下的根从何处获得的有机物?
有机物的运输
观察思考:
这是从橡胶树上收集橡胶的情景,你能发现橡胶是从哪里流淌出来的吗?
分析讨论:
1、描述切口上方和下方的形态变化。
2、试解释切口上方形成瘤状物的原因。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断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木本植物的枝条中部剥除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发生如下的变化。
筛孔
树皮
筛管位于树皮内,由筛管分子连接而成,筛管分子是长形的活细胞,两个筛管分之间横壁形成筛板,上面有筛孔。运输有机物。
筛管
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茎向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果农为了增产常将结果的枝条剥去一圈树皮,称为环剥,这是为什么?
你能说说导管和筛管的区别吗?
所在部位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组成细胞
导管
筛管
木质部
韧皮部
水、无机盐
有机物
下 上
上 下
死细胞
活细胞
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树皮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功 能
结构名称
树皮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外侧部
韧皮部
保护作用
内有起输导作用的筛管
具有分裂能力,使茎逐年加粗
内有起输导作用的导管
贮藏营养
解释:
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
联系生活:
看到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
知识拓展:
你能推测出这棵树的大致年龄吗?
自我评价:
1、导管的结构特点是( )
A、多个细胞相连,形成有板有孔的管道
B、多个死细胞相连,端壁穿孔,形成中空管道
C、由一个长形的死细胞构成
D、多个长形的活细胞构成中空管道
B
自我评价:
2、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 )
A、由根通过茎运输到叶和花
B、由气孔通过叶和花运输到茎
C、由茎向根和叶分别运输
D、由叶通过茎运输到根
A
自我评价:
3、在植物的主干基部进行环割,可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
A、失去了保护结构
B、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不能向上运输
C、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根运输
D、叶片无法进行蒸腾作用
C
自我评价:
A、细胞质和细胞液 B、细胞液和细胞间的水分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D、叶制造的有机物
4、把生长在土壤中的细嫩植物茎切断,切口下方的断面上溢出的汁液主要是( )
C
课堂小结: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树皮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2、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茎的木质部
由下而上运输。
3、筛管:位于韧皮部里,从上而下运输有机物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