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平均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平均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1 09:5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平均数 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算术平均数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3.根据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重点: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学习难点:
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学习过程:
【问题情境1】
小明身高1.6米,他想参加学校的篮球队。小丽说:“别做梦了,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7米。” 小明能如愿参加篮球队吗?
【问题探究1】
1.一次数学测验中,某小组5位同学的得分分别是88,92,95,86,89,计算他们的平均分,并说出你的算法和道理。
2.平均数意义及求法。 通常,我们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问题探究2】
自学:思考下列问题,同座位两人合作交流。
(1)小丽是怎么计算B组平均数的?(小丽先将数据整理了一下,把重复出现的数据乘以出现的次数后相加,再用总和除以数据的总个数求平均数。)
(2)小明是怎么计算A组平均数的?(小明是将全部数据减160后相加,求新数据的平均数再加160得到平均数的)
(3)你认为数据在什么情况上可以分别采用以上两种方法?
(4)A组数据能运用小丽的简便方法使计算更简便吗?
(5)B组数据能运用小明的简便方法使计算更简便吗? 【小试牛刀】课本练习
【挑战闯关】 1.昨天,周周清考试成绩下来了,小明考了73分,他和本班的六个好朋友数学均分是72,于是,他便沾沾自喜地向小丽炫耀道:“我的数学在几个朋友中可是中上水平呀”, 小丽问:“你的朋友都考了多少分?” 小明说:“91、18、78、95、49。” 小丽说:“还少了一个,是多少分”; 小明说:“忘了”; 你知道小明忘了的同学数学成绩是多少吗? 你对小明的成绩有何评价?
2.八(16)班一次课堂测试10条题目,每题10分,测试结果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那么这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3.八年级(16)班的课外活动小组在“采集标本”的活动中,每人采集的标本数如下表所示,那么他们平均每人采集的标本是多少件?
4.一家商场为迎接“2006年重阳节”搞了一次有奖购物活动: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2名,各奖200元;三等奖20名,各奖5元。商场广告称“奖金平均65元”,但是很多顾客在兑奖时发现:中奖金额大多是5元,他们认为商场欺骗了顾客。请你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商场究竟有没有欺骗顾客?
【深化研究】甲、乙、丙三人一起钓鱼,甲钓得5条,乙钓得4条,丙一条也没钓到。他们把所钓的鱼煮熟平均分吃。丙拿出9元钱作为自己所吃的鱼的钱。甲、乙各应分得多少元?按照算术平均数来分这9元钱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