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8.4到实验室去:精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8.4到实验室去:精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件(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7-11 10:3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海洋中的化学
粗 盐 中 难 溶 性 杂 质 的 去 除
实 验 目 的
1.学会除去少量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2.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钥匙、量筒、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剪刀
蒸馏水、粗盐
实 验 用 品
思考:什么是粗盐?粗盐与精盐有什么不同?
粗 盐
精 盐
粗 盐
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都蕴藏着大量的食盐。人们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将水分蒸发的,得到晶体,该晶体中除含有氯化钠,还含有不可溶性和可溶性的杂质。
思考:怎样将粗盐中不可溶性杂质出去?原理是什么?
除去粗盐中不可溶性的方法主要是:过滤法
原理:不可溶性杂质(主要是泥沙)不溶于水,而氯化钠能溶于水,两类物质的粒子直径相差大,泥沙不能透过滤纸,而氯化钠溶液能透过。
实验过程
步骤: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过滤操作要领: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②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①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②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
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知识回顾
思考:蒸发操作应该注意什么?
1.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停止加热时,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2.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1、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
搅拌加速固体溶解,溶解搅拌时,应控制玻璃棒,尽量不要碰烧杯壁。
2、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有哪些原因?
引流;(1)过滤时滤纸破损。 (2)倾倒液体时,液面超过滤纸边缘。(3)仪器不干净
3、蒸发过程中什么时候停止加热?转移蒸发皿应该用什么仪器?加热后蒸发皿能否直接放在实验桌上?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坩埚钳;不能,应该放在石棉网上。
想一想
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误差
(1)溶解时加入的粗盐过多,未完全溶解,使精盐产率降低。
(2)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产率降低。
(3)过滤时,液体洒出或未洗涤玻璃棒、烧杯而使NaCl损失,从而产率降低。
(4)蒸发时没有及时搅拌或停止加热太晚造成液滴飞溅,从而使产率降低。
总 结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步骤:
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二低:
三靠: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依次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B.溶解步骤中,若所加粗盐未充分溶解,会导致精盐的产率偏低
C.过滤步骤中,若所得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D.蒸发步骤中,需持续加热直至蒸发皿中的液体蒸干为止
2.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低 (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 ,
造成液滴飞溅;等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