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
①民族区域自治
②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③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干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策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这些决定因素具体表现在( )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
②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③各民族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共同防御外敌侵略
④我国的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
⑤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4.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国政府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措施有(
)
①实行改革开放
②有计划地安排一些重点工程
③调整单一的经济结构
④发展多种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目前,我国共设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下列不属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 )
A.内蒙古
B.西藏
C.新疆
D.青海
6.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知识卡片。如果要给卡片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A.民族工作成就
B.外交工作纪事
C.思想文化成果
D.祖国统一大业
7.三十多年前,割不断的骨肉亲情终于融化了阻隔海峡的坚冰,冲开了封闭38年之久的两岸往来之门。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汪辜会谈”
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
8.习近平指出:“我们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我们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一国两制”中的“制”是指( )
A.军事制度
B.社会制度
C.法律制度
D.管理制度
据商务部介绍,2010年两岸贸易总额达到1500亿美元,大陆对台出口将首次突破300亿美元,从台湾进口突破1000亿美元,标志着两岸贸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据此完成9题。
9.分析上述数据,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台湾政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B.两岸经济互促互补局面初步形成
C.两岸文化交流蓬勃发展
D.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实现
10.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补互利原则
1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我国分别设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表现在( )
A.政治上不属于中央政府管辖
B.与英国、葡萄牙保持政治经济联系
C.原有的经济地位不变
D.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12.“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据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1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其原因包括(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③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④国家安排建设项目,扶持少数民族经济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14.右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关于两个
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洗刷了百年的耻辱
B.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C.“一国两制”的实施是成功的
D.“一国两制”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
15.林雨晴同学以“香港回归”为主题制作的知识卡片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历史遗留问题开始形越
B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C
1984年底,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D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二、综合题(共55分)
1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温家宝总理曾经在答记者会上说道:“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得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的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诗句。
材料二
台湾同胞返乡探亲团团员穿的夹克衫:
(1)材料一是于右任先生表达的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的哀痛,造成其哀痛的历史原因是什么?(3分)
(2)如果于右任先生活得更长寿一些,他最早在什么时候可以穿上材料二中的服装回到大陆见到故乡?为什么?你认为最现实的解决台湾问题,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态的途径是什么?(5分)
(3)上图表明台湾同胞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最想对台湾同胞说的话。(5分)
1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祖国统一以后,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一国两制”的
构想。
材料二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
材料三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是解决了什么问题?(4分)
(2)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3)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归祖国,但祖国统一大业并未完成,请你谈谈自己的感县。(5分)
18.(14分)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A。A是在国家统
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地实行A制度,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
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
请回答:
(1)材料中的“A”指的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2分)
(2)20世纪80年代,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到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你认为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会议有直接关系?如今
我国不断在西藏、新疆等地巨额投资,得益于我国实施的哪一战略?(6分)
(3)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条)(6分)
19.(16分)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探究一
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祖国的三次分离。
(1)第一次分离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2分)
探究二
当中国告别风云变幻的近代史时,也就告别了那个时代曾经的苦难。
(2)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中国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2分)
(3)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2分)
(4)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残余部队败退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台湾与祖国第三次分离于哪一年?(2分)
探究三
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5)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2分)
(6)举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2分)
(7)写出新时期我国政府在这一伟大构想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2分)
(8)感悟: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2分)
《第四单元
综合测评卷》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D
6.D
7.C
8.B
9.B
10.B
11.D
12.D
13.B
14.B
15.D
16.(1)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
(2)他最早能在1987年回到大陆,见到故乡。因为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最现实。
(3)渴望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祖国统一。两岸同宗同源,血浓于水;希望能早日团聚。
17.(1)台湾问题。香港问题。
(2)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3)港澳的回归,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重要的?一步,但是,台湾问题尚未解决。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不仅适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同?样也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我们相信: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台湾定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华民族的大团圆?指日可待。
18.(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西部大开发?战略
(3)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国家派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关心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努力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等。
19.(1)郑成功。
(2)《马关条约》。
(3)抗日战争的胜利。
(4)1949年。
(5)“一国两制”。
(6)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感悟: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要想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证明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其他符合题意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