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课件(2课时53+6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课件(2课时53+6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1 21:53:59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第2课时
6
奇妙的糖
例文引路

作者/张珊瑜
第①段:概述“我”爱吃糖,从而引出“我”观察的对象——糖。
第②段:超市里五颜六色的糖果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第③段:“我”吃糖时,初步发现包装纸颜色不同,糖的味道也不同。
第④段:“我”在尝试与思考的过程中对包装纸颜色与糖的味道有新的发现。
第⑤段:用妈妈的话间接证明“我”的发现是有价值的。
第⑥段:进一步说明新发现。
第⑦段:总结全文,邀请小伙伴们也来验证这个新发现。
小作者的发现与科学家列文虎克小时候玩放大镜玩出了名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作者由喜欢吃糖进而细心观察包装纸的颜色与糖果的味道之间的关系,居然发现了选糖果的秘诀,全文写得引人入胜,妙趣横生!
①选材真实,富有童趣
小作者由自己喜欢吃糖而在吃糖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糖果的包装纸的颜色,猜想它们与味道之间的奇妙关系,从而发现“看色知味”的选糖秘诀。这种只有孩子才会有的奇妙发现,充满了儿童生活的气息。
②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小作者按“喜欢吃糖→超市买糖→产生疑问→思考验证→得出结论→进一步验证”的顺序,条理清晰地写出了自己在观察中的新发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糖果的喜爱之情和有了新发现的兴奋之情。
③巧埋伏笔,结构严谨
习作第②段中“只见货架上有五颜六色的糖果”一句巧妙地为下文“我”发现
“看色知味”的选糖秘诀埋下了伏笔。如果没有五颜六色的糖果,也就不会有“我”的这一发现。
④语言风趣,描写生动
本篇习作语言风趣,富有儿童情趣,读来趣味盎然。如“望着它们,我都快‘口水直下三千尺’了!”化用李白的诗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糖对“我”的巨大吸引力;再如“‘啊!香甜的草莓味!’我心里愉悦着呢。”“哇,好酸!好酸!”等句子把“我”吃糖的过程写得“有滋有味”,生动有趣。
窗外的暴风雨
□作者/刘静怡
第①段:小作者运用了“黑黑的面膜”这个比喻,写出了暴风雨来临前天空阴沉沉的样子。
第②段:小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风刮过时大树的变化。
第③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暴雨来临时的情景。
第④段:描写“我”吓得捂住了耳朵,侧面烘托了雷声之响。
第⑤⑥段:暴风雨带来的变化。
小作者运用多种感官仔细观察,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角度,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出了暴风雨来临前后的场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窗外暴风雨的细致景观,全文语言生动流畅,一气呵成。
扫地机器人
作者/陈荫家
第①段:交代了扫地机器人的来历。
第②段:小作者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扫地机器人的外形特征。
等你回家打开家门,保准会看到一个干净的家,让你心情愉快。扫地机器人不仅会扫地,还有“拖地模式”,这个模式开启的方法和“扫地模式”一样。要是没电了,它还能自己找到充电器充电,功能非常强大。
第③段:小作者用“先”“再”“最后”等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交代了扫地机器人是怎样工作的。
第④段:小作者的感受和美好愿望。
小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介绍了扫地机器人的外形,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介绍了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步骤。全文语言活泼,想象丰富,写出了扫地机器人鲜明的特点。
虎皮鹦鹉
作者/陈文迪
第①段:开门见山,交代虎皮鹦鹉长得很有特点。接下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了鹦鹉美丽的外形、色彩鲜艳的羽毛。
第②段:小作者观察仔细,细致地描写了虎皮鹦鹉刚来“我”家时不熟悉环境的表现。
第③段:小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挤”“撅”“竖起来”“左摇右摆”等动词表现了鹦鹉的聪明淘气。
第④段:小作者在结尾运用反语表达了对虎皮鹦鹉的喜爱之情。
小作者通过对虎皮鹦鹉的细致观察,描写了虎皮鹦鹉的外形特点和性格特点,用具体的事例将虎皮鹦鹉的聪明与淘气完整地展现了出来。全文描写具体形象,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虎皮鹦鹉的喜爱之情。
7
升格提优
观风动石
观风动石
第①段:题目点明是“观风动石”,开头却没提到风动石。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猴子观海”……真是数不胜数。那桂林的石头更是世界闻名,如,像大象的、像骆驼的、像老人的……真是千奇百怪。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第②段:用过多的笔墨写去看风动石的路上的风景,与看风动石关系不大。对所观的风动石一笔带过,主次不分,详略不当,偏离主题。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汽车沿着公路绕山而行,在一个宽阔的地方停了下来。前面就是铜鼓岭,上面有一块奇异的巨石,叫“风动石”。它像一个不倒翁一样坐在山顶。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第③段:有趣在哪里,没有写出来,导致文章中心不明确。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因为它上细下粗,重心在下方,能化解一部分风力;又因它能摇晃,把剩余的风力也化解了。千百年来,它就是这样坐在铜鼓岭山头上,成了海南岛上的一绝。”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我坐在风动石旁的一块石头上,举目望去,一片汪洋大海,碧水蓝天相接。在水天相接处,弥漫着薄雾,朦朦胧胧。山下,海浪涌向岸边,拍打着礁石,溅起一片水花。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8
万寿菊
惟楚有才

作者/谢紫欣
小作者依次分枝干、花朵、香气三部分描写了万寿菊的美丽,层次清晰,描写细腻。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让我们好像亲眼看到了万寿菊一样。
寻找春天

楚才杯一等奖
武汉小学/陈彦兵
指导老师/王虹
他吟唱的声音在湖面上回荡着,良久都未飘散……对了!渔翁这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吟诵的不正是我此刻的心情吗?我拿出画笔,细细描绘出渔翁垂钓的春景,在旁边写上了“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一句。“不须归”正是我此时的心情啊!我找到了真正的春天,愿我缱绻在美丽的春色中,不须归!
[高级教师
黄琼]全文像极了一首诗,又如一幅画,胜似一首歌,读来让人陶醉。真美啊!文字的力量莫过于此,跟着小作者我们已沉浸在这世外桃源般的春色中,领略着这诗,这画,这歌,感叹着“斜风细雨不须归”……文章描绘的景色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一切仿佛都活了起来,这就是此文的妙处所在!(共53张PPT)
第1课时
世间万物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发现真、善、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拿起我们手中的笔,一起来来写一写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吧!
1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一定有了新发现。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写完后,把你认为写得好的部分读给小组同学听,展示你的观察所得。
文题点睛
交流习作之后,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最近的观察感受,和同学分享心得。如:
◇观察时要细致一些。
◇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
◇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1.习作内容
选择自己最近观察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一写,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物或场景,写出对事物的新发现、心得或感受。
2.习作素养
①学会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的事物或场景进行细致观察。
②在观察中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和变化,能展示观察所得,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3.易错点
不少同学的观察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所以写起文章来,就会犯“观察不细致,过程不具体”的毛病。
含羞草
害羞了
向日葵
总是向着太阳生长
乐观的精神
雨过天晴
出现彩虹
经过挫折、困难后的努力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2
习作思路
本次习作是写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小
朋友们,不要被“缤纷世界”这几个字吓住了。其实,我们眼中所见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本次习作的题材。习作的主题是通过写在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表达对这个缤纷世界的喜爱、赞美之情,或表现出对探索事物奥秘的浓厚兴趣,或分享从多姿多彩的世界万物中得到的某种启示,或抒发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生活中,我们能观察的事物很多,可以
是动植物,如鱼怎么睡觉,猫可爱的外形,教学楼前的砖缝中悄悄长出的一棵小苗;也可以是处于变化中的风景和生活场景,如壮丽的日出、不同时间的校园一角、放学时的校门口、热闹的游戏场面;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厨房里的许多“白气”;还可以是艺术品、生活用品和建筑物……
观察对象
草拟文题
主要特色
主要变化
3
谋篇布局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叙述,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同时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习作可以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习作的开头交代自己所观察的事物是什么;中间部分详细描写观察的过程、观察中的发现;最后总结全文,表达对所观察事物的情感,或者总结这次观察让你懂得的道理、得到的启示。
提纲:交代观察的对象。
示例:我和小伙伴玩耍时发现奶奶家年迈的老猫整天躺在地上,这只老猫整天都在睡觉吗?我十分好奇,暗中观察起它来。
提纲:观察老猫的样子,描写它的外貌、动作、神态等。
示例:它全身是黑色的,皮毛却不那么油亮了,步伐缓慢,神色倦怠……
提纲:想象老猫年轻时的模样。
示例:它年轻时身手矫健,是个捕鼠能手……
提纲:细致描写自己对老猫的新发现。
示例:老猫像一位历经风雨的长者,将一切看在眼里,但不像小猫那样什么都要去探个究竟,而是有自己的取舍和判断。
提纲: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示例:老猫伸了伸懒腰,迈着从容的步子,换了个地方继续睡觉,耳朵却一直在动,它在留心听着周围的一切……
4
锦囊妙招
我们要认识和了解身边的事物,就必须对它们进行仔细观察。
利用各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
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它们的颜色、形态、构造;用耳朵分辨不同声音的特点;用鼻子闻它们特有的气味;用手触摸感知它们的软与硬、滑与糙;有的甚至可以尝一尝味道,如,西瓜是甜的,西红柿是酸的。小朋友们,用多种感官观察周围的事物,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示例一】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选自课文《金色的草地》)
【示例二】突然,我发现小草上有只小蜗牛。我蹲下身子,打量着这个小家伙。它的背上有个螺旋形的甲壳,头上有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软软的。我用手碰了碰它的长触角,那触角立刻缩了回去。我再一碰,小蜗牛马上把头和身子一起缩进了甲壳里。看来一察觉到危险,它就会迅速躲进壳里以保护自己。
[分析]示例一中“我”用眼睛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示例二中小作者用眼睛仔细观察了小蜗牛的外形,用手触碰了小蜗牛的触角,发现了小蜗牛很会自我保护。
世间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外形特点,有些事物还有自己独特的生长规律和性格特点。描写一个事物,最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个事物的特点。
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新发现来写。
如,写一个物品,可以写它的外形、颜色、构造和功能;写一种植物,可以从植物的发芽、长叶、开花和结果等方面去写;写一种动物,可以抓住其样子、习性和玩耍时的情景来写。写出事物的特点和对它的新发现,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示例一]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而是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选自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示例二】远远望去,鸭跖草蓝色的小花犹如一颗颗蓝宝石,璀璨发亮,又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走近一瞧,它互生的叶子像竹叶一样,细细的、嫩嫩的;花朵呈蓝色,花蕊是黄色的,花骨朵害羞地躲在心形的苞片里。
[分析]示例一写出了杨梅果在逐渐成熟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和成熟后的味道,抓住了事物的特点。示例二小作者仔细观察了鸭跖草的花、叶的特征,展开了联想,对鸭跖草的外形进行了细致、具体地描写。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能够使文章条理清晰。
怎样做到“言之有序”呢?这就需要我们先弄明白不同类别的观察顺序。
按照顺序描写,融入真情实感。
观察顺序有这样几种:①时间顺序,如植物生长的顺序;②空间顺序,如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从远到近或者从近到远等。
怎样做到“言之有情”呢?我们可以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作者写道:“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在开头就直接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示例一]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
(选自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示例二】小笔筒长得很有特色,它的整体像一个大木桩,浑身刷着乌黑油亮的漆。小笔筒又分为两个筒,旁边雕刻着一对母女的头像,她们修长的脖子上戴着金色和淡蓝色的项圈儿,耳朵上戴着银白色的大耳环,头上戴着一顶银灰色的帽子,帽子凹凸不平,上面围着一圈天蓝色的彩带,彩带上面绣着金黄色的奇怪的符号,看上去有一种独特又神秘的美感。
[分析]示例一按照杨梅生长的顺序来写,随着时间的推移,果实也在发生着变化。示例二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描写了小笔筒的外形。
在描写事物的过程中,要展开合理想象,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使描写生动形象,读者可借助生动的语言文字联想到该事物的形象。
发挥想象,运用修辞,描写生动形象。
[示例一]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选自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示例二】忽然又出现了一只大熊猫,大熊猫捧着糖果正往家跑,可跑着跑着,糖果撒了,大熊猫也不见了。
[分析]示例一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春雨的轻柔形态,写出了杨梅树茁壮成长的过程。示例二发挥想象,把浮云想象成捧着糖果跑的熊猫,形象生动。
5
关于颜色的词语
语言积累
红彤彤
绿油油
黄澄澄
金灿灿
白花花
灰蒙蒙
金晃晃
黑乎乎
柠檬黄
象牙白
宝石蓝
玫瑰红
翡翠绿
胭脂红
关于场景的词语
人头攒动
人满为患
华灯璀璨
鸟语花香
车水马龙
湖光山色
莺歌燕舞
山清水秀
绿水青山
水天一色
美轮美奂
烟波浩渺
描写环境的词语
春光明媚
风和日丽
烈日高照
暴风骤雨
春意盎然
草长莺飞
月光如水
凉风习习
疾风骤雨
光风霁月
秋高气爽
冰天雪地
倾盆大雨
万里无云
佳句积累
结了冰的河面亮晶晶的,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透明的玻璃带。
我查找了资料,原来鲤鱼(锦鲤)确实会跳,最高能跳到1米,难怪民间会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
忽然,我发现含羞草的叶子合拢的速度比前一段时间明显慢了许多。我又不停地拨弄,最后它居然纹丝不动了!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水盆”里的水:两分钟过去,“水盆”底下已经黑了;再过了两分钟,水已经有一点点热了;又过了两分钟,奇迹发生了——水沸腾了!纸竟然没破!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精彩开篇
(先声夺人式开篇)“杨子烨,杨子烨,快起床吧!今天小河结冰啦!”邻居陶柯在喊我。我兴奋地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
(设置悬念式开篇)你吃过虾吗?虾很好吃,对吧!那你养过虾吗?虾有再生能力你知道吗?把它的钳子拔掉,过几天它又会长出来,你信不信?
精彩结尾
(深刻感悟式结尾)看到这里我忽然想到:蚂蚁真是太伟大了,它们太团结了,遇到困难不是放弃,而是团结协作,共同前进。蚂蚁的这种精神真是值得我好好学习呀!
(引申拓展式结尾)妈妈告诉我:许多动物都是天气预报员呢!类似的预报形式还有蚂蚁搬家、蜗牛上树等,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我真是迫不及待地等着一场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