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绘画的缘分
丘吉尔
学习目标
理解文章,感悟文章包含的情与理
初读,把握故事
作者与绘画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结缘过程?
相遇(3-4)
相识(5-8)
相知(9-14)
相依(15-16)
提示:注意作者对绘画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缘起(1-2)
研读,理解故事
作者在与绘画结缘的不同阶
段都有怎样的认识和情感?
小组讨论
3. 一张崭新的白白的画布摆在我的面前;那支没蘸色的画笔重如千斤,性命攸关,悬在空中无从落下。我小心翼翼地用一支很小的画笔蘸一点点蓝颜料,然后战战兢兢地在咄咄逼人的雪白画布上画了大约象一颗小豆子那么大的一笔。
研读,理解故事
相遇:
紧箍咒被打破了。我那病态的拘束烟消云散了。我抓起一支最大的画笔,雄赳赳气昂昂地朝我的牺牲品扑了过去。
胆怯—大胆
5. 首先,你能比较容易地修改错误。
其次,你可以从各种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后,颜色调弄起来真是太妙了。
愉悦
研读,理解故事
6. 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在自然景色中还有那么许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东西。每当走路乘车时,附加了一个新目的,那可真是新鲜有趣之极。水塘里闪烁着如此耀眼夺目的反光,光波在一层一层地淡下去;表面和那边缘那种镀金镶银般的光亮真是美不胜收。山峦那迷梦一样的紫色,冬天的枝干的绝妙的边线,以及遥远的地平线的暗白色的剪影。
欣喜
相识:
9.我在那儿遇见了两位塞尚的门徒。在他们眼中,自然景色是一团闪烁不定的光,在这里形体与表面并不重要。
10. 我看过一幅塞尚的画,画的是一座房里的一堵空墙。那是他天才地用最微妙的光线和色彩画成的。
研读,理解故事
神韵
13. 所有最伟大的风景画常常是在最初的那些印象归纳起来好久以后在室内画出来的。荷兰或者意大利的大师在阴暗的地窑里重现了尼德兰狂欢节上闪光的冰块,或者威尼斯的明媚阳光。
依靠记忆的再创造
相知:
相知:
研读,理解故事
11. 一个人被一盒颜料装备起来,他便不会心烦意乱,或者无所事事了。
平静
充实
14.每天排满了有关绘画的远征和实践,——既省钱易行,又能陶情养心。哲学家的宁静享受替代了旅行者的无谓的辛劳。
充实、平静
16.……惠而不费,独立自主,能得到新的精神食粮和锻炼,在每个平凡的景色中都能享有一种额外的兴味,使每个空闲的钟点都很充实,都是一次充满了消魂荡魄般发现的无休止的航行——这些都是崇高的褒赏。
精神食粮
研读,理解故事
相依:
相依:
15. 作为一种消遣,绘画简直十全十美了。……不管面临何等样的目前的烦恼和未来的威胁,一旦画面开始展开,大脑屏幕上便没有它们的立足之地了。它们退隐到阴影黑暗中去了。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工作上面。
研读,理解故事
悟读,思考故事
作者走进绘画大门的这个过程又给你怎样的启示?
启示1: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他。
启示2:大胆是唯一的门券。
启示3:认识事物都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
程,这期间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
启示4:学习作者善于思考的精神。
启示5:学会观察,你就有了发现美的眼睛。
启示6:学习丘吉尔在苦闷中也不沉沦,而是
找到十分健康的消遣方式。
悟读,思考故事
延读,话外故事
在二战的关键时刻,丘吉尔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高度灵活性,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毫不犹豫地与苏联结为盟国,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难怪斯大林称赞丘吉尔是“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
回读,品味故事
一篇好文章的解读,绝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许这故事中的只言片句还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启迪。希望同学们课下再次回看这篇文章,写出你心中独到的解读。
谢
谢
大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