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信息交流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3 信息交流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7-11 13:3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信息交流
CONTENTS
教学背景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过程
03
课堂练习
04
课后小结
05
教学背景
信息交流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通过交流人们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想法与感受,可以加强彼此的沟通和理解,寻求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01
教学分析
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理解信息交流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
选择适当的信息交流工具与他人交流信息,并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
02
教学过程
03
下面,请大家跟着我的脚步,开启信息交流的旅途!
“交”即接触和贯通,交流即通过传递使之贯通,交流更强调结果的相互贯通和相互作用,即双向性;
信息交流是指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换共享信息的过程。
信息交流中应当至少有一个信息传递者(Sender),一个信息接收者(Recever)。
交流过程可以是直接的,如同时对面交流,也可以是间接的,如非同时、非对面交流。
信息交流之我见
导课:
对于宜昌最近发生的大事大家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呢?
网络新闻、电视新闻、报纸……
古时候
击鼓
快马传书
飞鸽传书
交流的方式:
烽火台
击鼓传信
快马传书
飞鸽传书
现在人们常用的信息交流的方式: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方式
特点
面谈
可以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实时交流;
电话
实现跨地域的远程交流,不受地点限制;
书信
进行交流不受时空限制,但间隔时间随距离而延长;
电子邮件
非常方便的非实时的交流方式,目前广泛运用;
手机短信
信息传播快,但传播容量有限;
BBS
群体交流平台,每个人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看法;
QQ、微信
即时通信,可以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形式的交流;
在线聊天室
地域范围内的网络聊天平台,根据话题分类,一般有人数限制;
同学录
公共交流平台,方便离线和在线交流,功能强大,使用方便;
QQ是腾讯公司1999年推出的即时通信软件。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电子邮件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互联网应用最广的服务。
QQ
微信
微博
Email
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方式:
……
在网络上,可以发表个人见解和问题;
发表
在网络中,可以查找关心的主题与他人交流;
查找
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答复一个人提出的问题;
答复
利用网络征求知识。
征求
网络交流的意义:
文字为载体
报纸、广播、
电视为载体
声、光为载体
中国古代的烽火台、澳大利亚土著人用来报警和捕猎的种种呼啸声和百丈狼烟。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的开端,通过文字实现文明的传承。
延伸人类的耳朵、眼睛等器官。
信息交流对我们的影响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超越年龄、知识、阅历等的隔阂;
人们可以平等的互相讨论感兴趣的问题。
缺乏面对面的情境约束,自由度非常大.
电脑与网络
人们可以不同地点,同一时间进行“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
文件交换
QQ、微信、E-mail、MSN
网上聊天
BBS、QQ、MSN、微信、、在线聊天室、中国人等网站、专用的网络IP电话
信息交流的方式
完善的防火墙和各种杀毒软件可增强你的电脑的防线,但要注意随时升级,使它们能抵御黑客和病毒的最新攻击。
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安装
当要通过网络发送敏感的数据时,为不泄密,要选择加密发送,重要数据要及时进行备份,避免损坏丢失。
对敏感重要数据
加密
上网的一些记录会存储在计算机中,特别在公共场所,离开的时候最好在离开前将它们删除。
及时清除记录
清除
不要向陌生人泄露私人信息,在注册中要防止误入陷阱,不要随便点击来历不明的文件和链接。
泄露各种信息
谨防
保护好你的个人隐私
01
安装杀毒软件及防火墙
02
03
04
及时清除记录
做好安全设置密码工作
谨防泄露各种信息
做一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05
过滤垃圾邮件,非健康信息
遵守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
养成文明的网络礼仪。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五要和五不要)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课堂练习
04
学过的知识点,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针对这节课学习的信息的交流,我们一起来通过几道题目来检验一下吧!
选择题
1、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 )
A.1990年9月21日 B.1987年9月20日
C.1992年9月20日 D.1986年9月20日
解析:1987年9月20日20是55分(北京时间),中国通过北京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之间的网络连接,向全球科学网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B
2、下列因特网信息交流方式中,属于实时交流的是( )
A.博客 B.网络视频会议
C.网络调查 D.论坛公告板
B
解析:实时信息交流就是互动交流的时候,相互之间能立刻看到,信息对称,不存在延时。比如论坛BBS,QQ,电话,短信,在线视频等 都是实时信息交流。
3、以下不属于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MSN B. Blog C.CD D.QQ
C
4、下面关于BBS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BBS用户都来自同一个地方;
B.BBS中的帖子对每个合法用户都是可见的;
C.BBS中的帖子一般可以保存若干天;
D.登录BBS需要用户名和密码。
A
5、因为课题研究的需要,南京的张老师经常和远在北京的李教授就论文和研究方案进行交流、探讨,适合的方法是( )。
A.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交流、讨论
B.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讨论
C.通过电话传真进行讨论
D.通过书信联系
A
课后小结
05
这节课,我们对信息的交流做了一些深入的分析,希望大家能在网络这个自由交流的空间中,享受网络服务时,一定保护好个人隐私。
01
信息交流的理解
02
信息交流的方式
03
信息交流对人们的影响
04
做一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本节课知识点:
信息的交流
课后拓展:
根据因特网上各种信息发布方式的特点,为以下信息的发布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1、现在有一篇写好的文章想要给报社投稿。 ( )
2、针对目前中学生犯罪问题在网络上进行讨论。 ( )
3、与以前的同学通过网络互拉家常。 ( )
4、通过网络建立起自己的空间,记录下每天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并与别人讨论。 ( )
5、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宜昌市旅游信息,想自己独立发布并为将来商业化发展准备。 ( )
电子邮件
论坛
即时通讯
博客
发布自己的网页



让我们在一个文明的环境中诚实友好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