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黄河颂
【教材分析】
本文是统编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其地位在本单元中自然非常重要。作为《黄河大合唱》中的一个乐章,《黄河颂》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抒情形式直白易懂,情绪慷慨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直抒胸臆、强化爱国热情的良好载体。因此,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可以初步领略现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诗歌朗诵的技巧,提高诗歌朗诵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朗读、批注和体会作品思想情感的方法,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中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1.联系背景,品味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2.为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做批注,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的理解。
3.理解黄河的精神内涵,体会黄河精神过去和现在的时代意义。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边读边悟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2)歌词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有哪些?
(3)组诗《黄河大合唱》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4)读完全文后,你还有什么发现?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PPT展示黄河图片,播放《保卫黄河》音频导入。)
黄河,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是我们祖国伟大的母亲河!
炎黄子孙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
黄河以其坚强的风骨、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今天我们要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歌颂黄河的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学生自读作答)
明确:三个。(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2.
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学生自读作答,再讨论展示)
明确:(1)使得歌词主体部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即“颂黄河”部分可清楚地划分为?“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三个层次。由实到虚,逐步深入。
(2)有利于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表达对黄河的礼赞之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以与小组成员讨论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三、品读课文,对话文本
(一)请再次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做旁批,想一想:
1.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由哪个字统领?
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由“望”字统领。
2.
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
明确: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3.
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伟大坚强的精神。
(二)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
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明确: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2.
“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诗歌最后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三)教师精讲点拨。
关于诗歌的风格,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我们学习过的诗歌中有很多也是属于这种类型的,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四、检测与作业
(一)结合本课的学习,以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备下次的诗歌朗诵会。
(二)升华感受:
用“黄河母亲,我想对您说……”的句式作为领起,以第一人称说出自己读完诗歌后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5
黄河颂
一、巩固基础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澎湃(
) 狂澜( ) 屏障(
) 一泻万丈( )
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
(1)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其中的“望”字统领到什么地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2)本文从哪三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
3.
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二、思考探究
4.
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5.《黄河颂》在语言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
1.
péng
pài
lán
zhàng
xiè
2.
(1)“望”字统领到“劈成南北两面”。从“黄河滚滚”到“结成九曲连环”是实写,从“从昆仑山下”到“劈成南北两面”是虚写。
(2)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摇篮”,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伟大精神”,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3.
反复,三次反复出现,将歌词部分清楚地分为三个层次:黄河养育、保卫、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及气势,更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与赞颂。
4.
不是。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5.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