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枣核 参考教案+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8.枣核 参考教案+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2 21:47:41

文档简介

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学配套资源
第28课
《枣核》
课前作业
学生提前查阅什么是民间故事

课内作业
二、给下面画横线的字注音





















勤快



、折腾


















善罢甘休
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核(  
)  
犁(  
)  
折(  

困(

牲(

该(
  )
  梨(  
)  
拆(  

因(

生(

根据词意从文中找出词语填在(
)里

翻来覆去地做某件事情。
-----(


心甘情愿地罢休。-----(


指牲畜的俗称。专指供人役使的家畜,如牛、马、骡、驴等。----(

课后作业
五、思维创新大拓展
1.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复述给给爸爸妈妈听。
2.
如果有兴趣,试着续编这个故事。
3.
继续收集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学配套资源
28
枣核
一、教材分析
《枣核》是部编版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讲早年间一对夫妻盼着有个孩子——哪怕是枣核那么大的孩子也好,没想到果真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取名“枣核”。枣核一年一年不见长,夫妻俩为枣核犯愁,枣核却不小瞧自己,勤学苦练学到很多本领。接着讲枣核不仅勤快而且聪明,在大旱之年,帮助庄稼人用自己的智慧赶回了被衙役牵走的牲口。最后讲枣核被县官带人抓住后,利用自己身体小巧灵活的优势让衙役和县官丑态百出,惩罚了昏庸霸道的县官。
课文是一个通俗易懂、饶有趣味的民间故事,刻画了一个小巧灵活、聪明勤快、不畏强暴、为老百姓伸张正义的人物形象。
本篇课文的编排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二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尝试续编这个故事。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核、妻、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折”。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3.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续编这个故事。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查阅什么是民间故事。
(二)教师: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准备课件;搜集民间故事。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学生交流查阅的民间故事资料。
2.教师简单总结民间故事的特点:
源于生活、充满幻想、超越自然、异想天开
3.板书课题——《枣核》,齐读课题。
(二)师生合作,交流预习
1.出示自主预习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不懂的字、词、句划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1)字词过关
a.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语:学生自由拼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词语的自主学习。
枣核
夫妻
爹爹
勤快
扶犁
折腾
困难
牲口
官府
善罢甘休
教师指导注意多音字“折”并组词;理解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词语“扶犁”。
b.
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语:自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方式练习认读。
枣核
夫妻
爹爹
勤快
扶犁
折腾
困难
牲口
官府
善罢甘休
c.
出示生字:自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方式练习。










(2)指生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初步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课文内容(先讲了枣核的出生,接着讲了枣核的聪明能干和富有智慧,最后讲枣核帮助庄稼人惩罚县官)。老师相机板书(理清故事的脉络):
枣核的出生和聪明能干
帮助庄稼人赶回牲口
惩罚县官
引入课文,学习重点
在全班交流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记住故事情节。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觉得有趣的地方多读几遍,记住故事情节。
2.
复述课文:
(1)同桌试着练习复述课文。
(2)小组内互相复述课文;推举代表全班交流。
(3)各组推选代表复述课文或者合作讲故事,并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什么顺序复述的?
(4)评选故事大王。
3.
续编课文:
  (1)小组合作交流,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各组推选代表,班内交流续编的故事。
 
(四)综合学习,实践运用
   1.找一找课文中丰富又夸张、神奇又富有想象的句子(感受民间故事的想象和神奇)

2.
看谁读得准:
a.
他做生意折()了本。
b.
衙役们被枣核折()腾了一晚上。
c.
他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折()断了。
3.
把自己续编的故事,写在练笔本上。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
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一幅壮锦》《泼水节》《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2.
继续收集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六)板书设计
28
枣核
(
枣核的出生和聪明能干
)
(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
)
(
帮助庄稼人赶回牲口
)
(
惩罚县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