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三步式题.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出示:
16-4+5= 24÷4×6= 18-9÷3=
教师提问: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导入新课:
10-5+3= 7+7-6=
(5+3)= 7+(7-6)=
自主完成,找学生代表进行展示。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
(1)师:一个文具盒7元,比一本笔记本贵5元,一本笔记本多少钱?
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看到题目后你是如何想的?
学生口答并说出算式:7-5=2(元)。
王明想买7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
学生口答并说出算式:7×2=14(元)。
引导学生概括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再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
应该先求一本笔记本多少钱,再求7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5=2(元)求出一本笔记本的价钱,再用7×2=14(元)求出7本笔记本的价钱。
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自己试着列出综合算式,并找学生代表在黑板上板演。
讨论:7×7-5和7×(7-5)有什么不同?
你会读这两道算式吗?括号的作用是什么?是否需要加括号?有括号和没有括号表示的意义相同吗?运算顺序上有什么改变?
引导学生解决以上问题:7×7-5读作:7乘7减5;7×(7-5)读作:7乘括号7减5。小括号表示要先计算,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独立运算,表述运算顺序。
含有小括号和不含小括号表示的意义不相同,小括号表示要先计算。
7×(7-5)
= 7×2
= 14
不含小括号,含有乘法和减法,要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7×7-5
= 49-5
= 44
师生共同总结: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计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出示例3第二个算式:试一试。
(77-42)÷7
师: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生:算式里含有小括号,不管有什么运算,有括号,就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巩固练习
(一)计算
(12+25) (12-5)×3 48÷(8-2)
(28-13) 6×(7+2) (88-56)÷8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5×6 43-36
\ / \ /
( ) 21÷( )
\ / \ /
( ) ( )
算式:_________________ 算式: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
在数字间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2 2 2 =2
问题:你看见什么了?
你能在前三个“2”之间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这个算式的运算结果等于第四个“2”吗?
课堂作业
练习第7题
练习第11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394335354330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7×(7-5) (77-42)÷7
= 7×2 =35÷7
= 14 =5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7×(7-5) (77-42)÷7
= 7×2 =35÷7
= 14 =5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