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票证时代”的结束——探究活动(三) 课件(37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票证时代”的结束——探究活动(三) 课件(37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11 16:48:55

文档简介

第23课
“票证时代”的结束——探究活动(三)
教案
【活动目标】
1、收集各类票证,了解
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物资供应的变化状况,以及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历程。
2、对比票证时代与改革开放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和认识乡情、国情,感悟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培养关心群众疾苦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寻访、收集、编排、交流和研究票证的过程,锻炼和培养采编、鉴赏、分析、美工等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
【活动形式】
集品展示交流“小小票证话沧桑”
【活动资源】
1、课本内的图文资料。
2、各类物品供应票证的实物或图片。
3、有关介绍票证的书刊、图文和网络资料。
【自学指导】
略读课本137-138页,找出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在书本上圈画出来。
【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
(1)分工:全班同学分成
4
个大组,按衣、食、用、行
4
个类别,负责定向采访,收集资料。为了方便,每个大组又可分成若干小组,分头进行活动。
(2)收集,采访:各小组从家庭或其他渠道,收集各种票证的实物或图片,或者是家庭长辈当年记载日常收支的家庭账本。还可以访问亲友长辈、中老年教师、原票证发行部门的工作人员等票证时代的亲历者。
(3)编排:把采访收集来的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加工整理,编制成类似集邮册页面的图版,上有标题、表格、图片、文字说明等,每个小组负责
1

2
版,图版尺寸可事先规定。
2、收集整理
(1)出示各类物品供应票证的实物或图片
(2)小组间相互展示,交流。
(3)介绍有关介绍票证的书刊、图文和网络资料。
3、实施阶段
(1)展示:把编排完成的各类票图版陈列在教室内或学校的展览橱窗等公共场所(如需评比,展示进暂不署名,只列编号),供全班同学和教师参观、评论。
(2)介绍:在活动课上,各图版制作小组派代表
1

2
人,介绍图版式内容、采访经过、资料背景、活动感受等,并准备回答同学的提问。还可引导同学将以前限制消费的票证与当今鼓励消费的广告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深入思考。
(3)评比:衣、食、用、行
4
大类各评选
1
个优秀奖,
4
个优秀奖中再产生
1
个大奖。评选方式由全班同学投票评选(对本组的评选回避)。评选标准可按资料数量、案例典型、文字说明、图文编辑等方面考虑。
4、后续阶段
每一位同学可结合作文课,写一篇参加活动的心得体会,题目可自定。如:《从票证看我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粮票“自述”》、《粮票家族面面观》、《听父母说票证》、《收集票证话当年》等。(共37张PPT)
第23课
“票证时代”的结束
——探究活动(三)
郑维纪
盂县东梁中学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
准备阶段
1、收集各类票证,了解
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物资供应的变化状况,以及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历程。
【活动目标】
2、对比票证时代与改革开放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和认识乡情、国情,感悟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培养关心群众疾苦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寻访、收集、编排、交流和研究票证的过程,锻炼和培养采编、鉴赏、分析、美工等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
【课堂准备】
【活动形式】
集品展示交流
:
“小小票证话沧桑”
【活动资源】
1、课本内的图文资料。
2、各类物品供应票证的实物或图片。
3、有关介绍票证的书刊、图文和网络资料。
4、亲友长辈、中老年教师、原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等票证时代的亲历者的经历。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关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在1953年10月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从此百姓生活进入了长达40多个春秋的“票证时代”。那时,各类票证五花八门充斥山城,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煤票、烟票、蔬菜票……就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也要凭票,票证渐渐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
活动准备
票证时代
票证,作为计划经济的一种购物
凭证,在我们的
经济生活中曾发
生过巨大的作用。刚刚建立不久的共和国,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家底和外部敌对势力的封锁,物质匮乏,产品短缺。使用票证,则保障
了老百姓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然而,票证是一段无可奈何不堪回首的岁月,是一把遏制消费也遏制了经济活力的巨锁。
在票证时代,我们一直未能摆脱贫穷的阴影。
票证小知识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国家由于粮食产量很低,所生产出来的粮食远远不够全国的广大农民、工人们食用,为了调节和控制国家的粮食需求以及市场供应状况,国家实行对粮食以及油料计划供应和分配。所以那时候内部曾经历过的粮食的粮票和粮券

粮票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关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在1953年10月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从此百姓生活进入了长达40多个春秋的“票证时代”。那时,各类票证五花八门充斥山城,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煤票、烟票、蔬菜票……就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也要凭票,票证渐渐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票证才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1953年10月,国家在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11月又对油料实行了统购统销。1955年,国家粮食部印发了第一版全国通用粮票,因全国通用粮票在购买粮食时自带食油计划,所以,粮食部没有印发全国通用油票,都是由地方各级粮食部门自行印发的。在省一级粮食部门印发的油票中,主要有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浙江、陕西、安徽、湖北、宁夏、山西、贵州等11个地方。如:上海市从1954年3月便开始采取以人定量、计划发票、以票限供的办法,将食油票证发放到居民手中。天津市从1954年开始对食油实行凭票、凭证定量供应。浙江省1957年开始印发了“高级脑力劳动者食油补助供应油卡票”

油票
中国供城乡人口购买肉类或肉制品的一种票证。中国对肉肉食品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保证肉食品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措施。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肉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含价值,不许买卖流通。肉票是商品短缺形势下的产物。8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肉类供应日趋丰富,肉票随之取消。
肉票
票证的兴起和发展
改革前
建国时期、统购统销时期
整顿时期
荒废时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至停用前
建国初期背景:
由于经历长期战争所造成的巨大创伤,是国家的财政经济困难重重,特别是粮食、布匹、棉花和煤炭的供应不足,人民生活出现暂时困难。刚刚掌握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先后三次同投机商人展开了“两百一黑”之战,平息了三次涨价风潮。
统购统销时期:
伴随着建国时期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我国从1953年进入了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但由于经济作物中种植明面积而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使粮食销大于购,供需产生矛盾,造成市场日趋紧张,投机粮商又趁机非法大量套购粮食,造成粮食市场日趋紧张。
整顿时期:
自粮食统购统销按计划供应后,由于大多城市在供粮时宽松且制度不严,只是供应部门按原计划供应的月供销量都超出了原计划的数额。
1956年,全国粮食因受灾而严重歉收。
1958年,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度荒时期:
从1959年我国遭受了连续了三年的自然灾害。前苏联政府毁约,放弃对我国的经济援助,造成整个国民经济大滑坡,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必需品极为紧缺,工业品和各种生活用品更加紧缺,出现了节粮度荒的局面。
文革时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严重损坏了社会安定和正常的工作秩序,使国家财产受到了极大损失。同时,全国的“大串连”使交通阻塞,造成社会秩序紊乱,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使国民经济几乎陷入瘫痪状态,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吃、穿、用等商品又回到极其紧张的状态。
票证的演变与创新
改革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大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我国经济日益走向繁荣,从此各种票证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但后来,又由于国民经济需要和人民水平提高等原因,各种农业、商业、特殊票证又开始回归人们的视线。
新旧票证轮替:
1989年,粮票被取消了。
1993年5月10日,北京
市政府正式宣布,从这一天起,取消粮票,告别粮票。
1998年,
我国多个地区发生特大洪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为抗洪救灾,重建灾区保障灾民生活所需,各地区的救灾办公室纷纷向灾民发放了“救灾粮券”(如右图)
票证的第二春:
  
票证并没有完全地退出历史舞台,而是进入了收藏业,成为了收藏者的新宠。粮票虽然失去了使用价值,却被一些人用于收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粮票市场。辽宁省1955年发行的第一套粮票,2004年市价超过1500元。全国各地都成立了集粮票协会,民间还不定期出版《中华粮刊》、《粮票》等集藏刊物。由于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学生具体准备阶段

(1)分工:全班同学分成
4
个大组,按衣、食、用、行
4
个类别,负责定向采访,收集资料。为了方便,每个大组又可分成若干小组,分头进行活动。
(2)收集,采访:各小组从家庭或其他渠道,收集各种票证的实物或图片,或者是家庭长辈当年记载日常收支的家庭账本。还可以访问亲友长辈、中老年教师、原票证发行部门的工作人员等票证时代的亲历者。
(3)整理,编排:把采访收集来的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加工整理,编制成类似集邮册页面的图版,上有标题、表格、图片、文字说明等,每个小组负责
1

2
版,图版尺寸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1、准备出示
以小组形式分别准备好将要出示的各类物品供应票证的实物或图片(即准备阶段收集、整理好的资料图版)
2、实施阶段
(1)展示:把编排完成的各类票证图版陈列在教室内或学校的展览橱窗等公共场所(如需评比,展示图版暂不署名,只列编号),供全班同学和教师参观、评论。
(2)介绍:在活动课上,各图版制作小组派代表
1

2
人,介绍图版式内容、采访经过、资料背景、活动感受等,并准备回答同学的提问。还可引导同学将以前限制消费的票证与当今鼓励消费的广告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深入思考。
介绍讲述方法:
我是从家长口中听说的故事;
我是从某某某那里知道的;(采访故事)
我是通过上网查找的资料;(网络资料)


(3)评比:4
个优秀奖中产生
1
个大奖。评选方式由全班同学投票评选(对本组的评选回避)。评选标准可按资料数量、案例典型、文字说明、图文编辑等方面考虑。
3、后续阶段
每一位同学可结合作文课,写一篇参加活动的心得体会,题目可自定。如:《从票证看我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粮票“自述”》、《粮票家族面面观》、《听父母说票证》、《收集票证话当年》等。
具体体会了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历程。
了解和认识了乡情、国情,感悟了国家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培养了关心群众疾苦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寻访、收集、编排、交流和研究票证的过程,锻炼和培养了采编、鉴赏、分析、美工等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
通过本次探究活动,我们
票证是一段无可奈何、不堪回首的岁月,是一把遏制消费、也遏制了经济活力的巨锁。在票证时代,我们一直未能摆脱贫穷的阴影。
???
而今,票证已经消失,这段历史早已仿若传说离我们远去,经过痛定思痛的艰难探索和具有创造意义的伟大改革,我们的共和国终于走上了让她的人民过上富裕生活的小康之路。
我们结束了一个票证时代的历史。
???
我们告别了一个传说。
我们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