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人教课标版_必修1_《大卫·科波菲尔》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_人教课标版_必修1_《大卫·科波菲尔》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2 09:4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
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单元
英 狄更斯


作者介绍
内容大纲
作品赏析
作家介绍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对世界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小说家。
狄更斯,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1岁就开始干起繁重的劳务。他当过学徒,当过缮写员,后来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
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作者介绍
主要作品
《雾都孤儿》
(1838)
《老古玩店》
(1841)
《董贝父子》
(1848)
《大卫·科波菲尔》
(1850)
《艰难时代》
(1854)
《双城记》
(1859)
《远大前程》
(1861)
《匹克威克外传》
(1837)
“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英 狄更斯
“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
——俄 列夫·托尔斯泰
——俄 列夫·托尔斯泰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走近作品
据北京大学内部资料介绍,100位哈佛大学教授推荐的最具影响力的书籍,美国大学联合推荐的书单中,《大卫·科波菲尔》赫然在列。另据英国BBC评选出的100部英国人最喜欢的文学作品,《大卫·科波菲尔》赫然在列。在我国最大的文艺社区评论豆瓣网上评分高达8分以上的作品中,《大卫·科波菲尔》赫然在列。
主要人物关系图
大卫·科波菲尔
贝西姨婆
克拉拉
默德斯通
及其姐姐
佩葛蒂
及其家人
克里克尔
梅尔
史蒂夫
艾米丽
艾格尼丝
威克菲尔
希普
朵拉
密考伯
及其家人
仔细阅读名著导读部分
走进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有很多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尤以童年生活的章节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有着“一种令人陶醉的气息,这种气息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再有”……
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凶狠贪婪,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大卫回家后,后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他的关怀。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

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安妮斯结下情谊。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内容大纲
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时代的同学斯提福兹。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访问辟果提一家。已经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提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提福兹私奔国外。辟果提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爱弥丽。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但这时,大卫爱上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但他俩婚后生活并不理想。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密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伏罪。后因他数案并发,被判终身监禁。贝西小姐为了感谢密考伯,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事业上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辟果提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提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爱弥丽,决定将她带到澳大利亚,重新生活。启程前夕,海上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桅杆上攀着一个濒死的旅客。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海穆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岸边,原来是诱拐爱弥丽的斯提福兹!爱弥丽怀念海穆,去澳大利亚后在劳动中寻找安宁,终身不嫁。
  大卫成了作家。朵拉却患了重病,在辟果提去澳前夕离开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其间,安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安妮斯始终爱着他。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和女仆辟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进入文本,自由选择你喜欢的精彩片段,并将其大声的朗读出来。
走进作品
赏析精彩片段,简要勾勒出童年时期的
大卫·科波菲尔形象:
容貌服饰
言语谈吐
动作举止
心理刻画
其他方面
… …
走进作品
真是太巧了!我马上就告诉她:我也没见过自己的父亲,还有我和母亲怎样独立过着我们所能想象的幸福生活,不仅现在这样生活,今后也要永远这样生活。我还告诉她:我父亲的坟就在我家附近的教堂墓场中,被一棵大树荫护着,许多愉快的早晨,我走到树下,听鸟儿歌唱。只是这一点似乎和爱米丽的孤儿生活不同。她在失去父亲前就已失去了母亲,而且没人知道她父亲的坟在什么地方,只知道他是埋在海底深处的什么地方。
走进作品
“谢谢你、亲爱的佩葛蒂!”我说,“哦,谢谢你!谢谢你!你能答应我一件事吗,皮果提?请你写信给佩葛蒂、小爱米丽、高米芝太太和汉姆,告诉他们我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坏,并告诉他们我把一切爱送给他们——尤其是给小艾米丽,好吗?如果你愿意,你能这么做吗,佩葛蒂?”
那好心的人答应了,我俩都怀着最深的爱亲那个钥匙孔——我记得,我还用手轻轻拍它,好像那是她那张诚实的脸——这才分别。
走进作品
这时,天色已黑;我坐在那儿休息时,听到钟敲响了十点钟。好在那是个夏夜,天气也很好。我喘过气来,再不觉得嗓子眼发紧发干了,就站起来又往前走。尽管意气消沉,我也没有回头的念头。就算在这肯特大路上下一场瑞士的大雪,我也认定我是不会想回去的。
《大卫·科波菲尔》一书中,作家狄更斯还塑造了哪些孤儿形象?
明确:大卫·科波菲尔的母亲、艾米丽、史蒂夫、艾格尼丝……
他们中或者是孤儿或者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例如:
《匹克威克外传》中的巴德尔少爷、小爱德门;
《雾都孤儿》中的同名主人公、小蒙克斯、诺 亚·克雷坡尔、杰克·道金斯;
《老古玩店》中的耐儿、小雅各;
《董贝父子》中的弗洛伦丝、保罗、小比勒;
《双城记》中的小露西、小查尔斯、小裘利;
……
据有关资料显示,狄更斯一生描绘了九十多个儿童形象,单单只算有名有姓的就有五十多个。
谈谈作家为什么会塑造了如此之多的孤儿形象?
1.从创作艺术角度来谈,童年视角的第一人称叙述。
儿童天真、真实、有想象力、纯洁、忧伤。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2.时代背景:本书是通过一个孤儿的不幸遭遇描,真实的再现了一幅广阔而五光十色的英国社会画面,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深切同情。狄更斯揭开了丑陋的社会真相。
伦敦孤儿
3. 众多的孤儿、苦儿、弃儿、流浪儿、低能儿、小乞丐。他们衣食无着, 备受虐待, 过着非人的生活, 遭遇催人泪下。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的呈现引发人们对儿童的同情、怜悯、帮助,使得社会关注儿童的生活和成长,帮助遭受苦难的儿童,从而改变儿童的命运和生活现状。
领略一下狄更斯在塑造童年时期的大卫·科波菲尔这一主人公时独特的语言魅力。
鉴赏语言魅力
精彩语言
首先清晰地浮现在脑前的便是我母亲,我那长着一头秀发,模样年轻的母亲,还有没模没样的皮果提。皮果提的眼睛真是黑,以致她周围的那部分脸色也发暗,她的双颊和双臂硬梆梆而又红彤彤,我常为鸟们不来啄她,而去啄苹果而感到奇怪。?
精彩语言
一群在我看来个头高得可怕的家禽总是趾高气扬、气势汹汹地走来走去。有一只公鸡总要飞到柱子顶上去打鸣,每当我从厨房窗子朝它看时,它似乎格外注意我,它的样子凶猛极了,吓得我发抖。院门边有一群鹅,我每次走过那里时,它们就伸长脖子摇摇摆摆地追我,结果正像被野兽困住过的人会梦见狮子一样,我在夜里也梦见这些鹅。?
方法指要
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
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
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
拓 展 延 伸
本书是狄更斯最重要且耗费心血最多、篇幅最长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而今天我们对于童年视角下的大卫·科波菲尔的解读,也只是窥视了整部作品的冰山一角,那么成年之后的大卫· 科波菲尔又将经历哪些人生百态?他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还是波澜起伏的?请同学们继续认真地读下去,期待着同学们能带来更多、更深、更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