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巴金
教学目标
1.了解家族小说的基本概貌。
2.了解巴金的生平与创作,并了解“家”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3.阅读选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课前三分钟教育
请同学们说一下“五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答:五个认同的内容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高家的表亲,觉民的表妹。
在高家长辈眼里,她是个乖巧贤淑的女孩。她健康、活泼、有活力。她跟别的公馆中的小姐大有不同,她是自由自在的,因为寡居的母亲比较开明,她上了女子学堂,这使她有了见识,接触到了许多新思想,她几乎是个新女性。
琴主张男女同校,男女平等,她自己主动要求到觉慧的学校去学习。虽然遭到母亲等的反对,但她还是成功了。
她热烈赞成新生事物,喜爱着一切积极、健康的新思想,喜欢和进步的学生们交朋友。
琴
巴金是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是被五四运动的年轻英雄们所唤醒、所教育的一代人。可以说,是“五四”给了他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家》是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原篇名为《激流》。
巴金为什么创作“家”?
“我不是为做作家才来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书中那些人物都是我所爱过的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亲身经历过的。”
内容概括
时间: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
地点:成都的一个官僚地主家高公馆
主要人物及情节:四世同堂
(故事主要以高家三兄弟的爱情命运为线索)
高老太爷
陈姨太
克文
周氏
觉新
觉民
觉慧
淑华
张太太
张蕴华(琴)
克明
张氏
觉英
觉人
淑英
克安
王氏
觉群
觉世
觉先
淑芬
淑芳
克定
沈氏
淑贞
冯乐山
周伯涛
鸣凤
梅芬
瑞珏
觉新的二弟。
身体矫健,正直、聪明、冷静、外表显出一些内敛的气质。
他不像觉新那么软弱、中庸,也没有觉慧那么好斗、冲动。他是个怀疑主义者。 觉民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因子,但在行动上,他讲究策略,更重行为结果。
觉民的爱情缺乏情趣,共同的境遇促使他与琴走到了一起,为共同志向奋斗取代了谈情说爱。
觉民有理性、有勇气和顽强的生命力,觉新在"家"中渐渐"死"去,他却在"家"中成活,并走向成熟。
觉民
“家”的人物形象
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严厉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法律,谁也不能反对。
作品通过塑造高老太爷这样一位腐朽反动的人物,表现出了封建制度以及旧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然灭亡的趋势。
高
老
太
爷
家中的长房长孙。
他一表人材,“能文能武”。他善良,待人诚恳,原是旧制度培养出来的有较强传统观念的人。
梅是他青梅竹马的爱人,但对父亲为他与李家定的亲事,他并不反抗,表示顺从,然后回房蒙头大哭了一场,与瑞珏完了婚。
觉新
他也曾有过美好的向往,与梅表妹的相恋就是他对爱情的追求。同时,他也同情受压制的青年。
觉新的二弟。
身体矫健,正直、聪明、冷静、外表显出一些内敛的气质。
他不像觉新那么软弱、也没有觉慧那么好斗、冲动。
觉民的爱情缺乏情趣,共同的境遇促使他与琴走到了一起,为共同志向奋斗取代了谈情说爱。
觉民有理性、有勇气和顽强的生命力,觉新在"家"中渐渐"死"去,他却在"家"中成活,并走向成熟。
觉民
觉新的三弟。
热情、纯洁、直率,可说是高公馆中的一个“异数”。
“五四”新思潮给了他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这使他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恶。
正因如此,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热心办刊物,宣传进步思想。在家中,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
觉慧
觉新的表妹。
容貌秀美,她的神态很容易被人看作是略带病容,但其实是因为心事太重,又十分内向的结果。
她和觉新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但终于没能和觉新结合。她被迫嫁出省去,最终落得守寡回归娘家。 在高家兄弟的眼里,梅表姐的举止永远是高贵的,她冰清玉洁、优雅而秀美。
梅是觉新的灵魂与梦想所在。梅异常聪慧,也善解人意,同样的善良使得她能和瑞珏成为知交好友。
她的性情是刚烈的,绝对不能容忍任何闲话和轻视,她不能象母亲一样计算着每一天的利益得失,庸俗、日渐衰微地活着,她宁可选择高傲孤独地死去。
梅芬
觉新的妻子。
她具备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她对于觉民、觉慧所追求的东西和感受到的苦闷完全理解。
瑞珏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是因爱存在,为爱坚强。但这个最善良的人却被封建陋习折磨而死。陈姨太不许瑞珏在家里生孩子。觉新将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结果瑞珏不幸难产死去。
瑞珏
高家的一个小丫鬟。是阶级压迫的受难者,美丽聪明,柔中有刚.
性情刚烈,但心灵纯洁,在对觉慧的爱意下她并没有因主仆差异而感到不可能,最后,她为了这段感情,以死向封建专制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鸣凤
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处处讲道德说仁义,其实是个放荡不羁,生活腐化的封建顽固派。
为挽救封建大家庭没落崩溃的命运,他竭尽全力弹压以觉慧为代表的反封建的民主力量。虽然拼命挣扎,但也力不从心,他的死,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
“家”的思想成就
2.表现和赞颂了年轻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家”通过对觉慧,觉民等封建叛逆者形象的塑造,歌颂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抗斗争精神。
“家”的思想成就
3.对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时代潮流冲击下趋向没落,崩溃的描写。
“家”主要通过对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卫道士高老太爷形象的描写,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没落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思想内容
一、通过梅、呜凤、瑞珏三个女子的悲剧,控诉封建制度、礼教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揭露、封建制度的罪恶。
二、歌颂封建大家庭中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三、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没落、崩溃。
小试身手
1.下列对《家》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觉新是高公馆的长孙,因为触怒了高老太爷,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他在中学毕业那天放弃了自己所爱的梅,和父亲指定的姑娘结了婚。
B、《家》中,觉慧对封建制度嫉恶如仇,关心国家的前途,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但他又有“幼稚”的一面,过高地估计了个人反抗的作用。
C、《家》中梅与瑞珏都具有美好的性格,也很有才华,瑞珏被封建迷信残害,不幸难产而死。她们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
D、巴金的《家》,对觉慧在鸣凤死后的内心描写极细致,作者利用梦幻来剖示人物内心的隐秘,笔墨中透露出人物内心极度的悲哀与懊悔。
E、《家》中,祖父死后,陈姨太无端以“助产条件太差”为由,不许瑞珏在家里生孩子。觉新将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结果瑞珏不幸难产死去。
【参考答案】 A E
解析:
A项:觉新为了尽“长孙”的责任,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
E项:陈姨太的理由是避不祥的“血光之灾”。
2.下列对《家》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家》重点描写了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但她们的社会地位与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
◆ B、《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 C、《家》中,觉新和二弟觉民、三弟觉慧共同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
D、巴金的《家》细致地刻画了鸣凤临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无门的痛苦。既表现了鸣凤对罪恶世界的恨,又表现了她对觉慧的真挚的爱。
◆ E、《家》贯穿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浓烈的抒彩,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多样的抒情手法的交替使用,增强了作品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参考答案】 A C
解析:
A项: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梅是贵族小姐,瑞珏是长孙媳,鸣凤是贫贱丫鬟。
C项:觉新不是。觉新也跟他俩一起接受新思想,但他依旧还是“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拥护者。
作业
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写一篇关于“我的家”为题目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