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总动员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感官,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
2.知道要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动用多种感官。
3.培养对常见的物体的外在特征的探索兴趣。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盒13个,各种蜡烛共40支,酱油、醋各一瓶,透明塑料杯26个,冰红茶、苹果汁各一瓶,猕猴桃两个,香蕉两串,打火机一个,装着各类触感的物质的纸箱,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找我们身体上几个好朋友,你们准备好了吗?好朋友只喜欢聪明乖巧的小朋友,你们能做到吗?
二、认识感官
1、第一个好朋友给同学们出了个谜语:两间房子一样宽,大门常开也常关,房里可容千万人,难容沙粒在里边。(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谜语是谁出的吗?(请学生回答)
眼睛可是好宝贝,我们每天都在做眼保健操保护它,我们可以用眼睛做什么呢?(观察到事物的大小,看到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看看谁的眼睛观察起来最厉害,图片中有很多图形,请同学们找一找它们哪里不一样。(学生观察后举手汇报,师板书)
可是观察也不仅仅是看哦,老师有两种调料的标签掉了,你们能帮我分辨一下吗?
教师出示一杯醋,一杯酱油,邀请学生用自己的办法分辨 ,并让他们说出方法。(小组合作观察)
同学们可真厉害,刚才是哪两个朋友帮了你们?(请生回答,师板书)
我们平时观察的顺序通常是一看二闻三尝,不认识的物品不能随便闻和尝。
3、刚刚同学们帮了老师的大忙,接下来老师要感谢你们,请你们听一些美妙的声音!(课件播放风声、雨声、流水声等)
请同学说一说是什么声音,想到了什么?(生回答,师板书)
4、最后一个朋友藏在老师的百宝箱里,请几个同学闭上眼睛摸一摸,说一说摸着的感觉,并猜它是什么。(引出皮肤也是感官。让学生试着用冷、热、光滑、粗糙、软、硬等词语来描述。)
注意:手不是感觉器官,手上和遍布人的全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4、小结:刚才我们又认识了几个好朋友(出示课件生齐说)像这样帮助我们观察世界的器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感官。(齐读)
三、运用感官
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些好朋友去参加同学的生日会吧!我们去买点水果去吧!可是怎么才能买到好吃的水果呢?
1、出示各种水果图片,请学生选择,并说出理由,再说出是哪个朋友帮助了自己。
2、出示猕猴桃图片,现在靠眼睛能选出来吗?
拿出不同硬度的猕猴桃,请同学挑选并说出理由以及是哪个朋友帮了自己。
3、出示西瓜图片,说一说可以请谁来帮忙选。
4、出示香蕉实物和图片,请生选择并说出利用了什么感官。
师小结:要挑好的水果,不光要看花纹、颜色,还可以摸一摸,听一听敲的声音,甚至切一小块尝一尝。
5、同学家到啦,蛋糕已经摆好了,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蜡烛吧!
出示没有点燃的蜡烛并观察
(1)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没有点燃的蜡烛,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生小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我用手观察到什么?我用鼻子观察到什么?
过渡:现在激动人心的时刻到啦!让我们点燃蜡烛好吗?
点燃蜡烛并观察
(1)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点燃的蜡烛,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请一位同学上台观察)
提问:点燃的蜡烛我们用眼睛发现什么?用手发现什么?用鼻子发现什么?
(注意:点燃的蜡烛要用手背靠近火焰感知,不能直接接触火苗和蜡油!不能直接去闻也不要随意吹灭蜡烛。这个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点火,但必须注意安全!)
四、感官的配合
这个生日与众不同哦!过生日时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认识了蜡烛的特点,吹灭蜡烛后,小主人拿出饮料来招待同学们啦!(请一名学生来喝饮料)
看一看饮料,知道这是什么吗?
在捏住鼻子尝一尝,现在知道了吗?
放开鼻子尝一尝,捏着鼻子和不捏鼻子哪种方法更有味道?
为什么捏住鼻子喝饮料和不捏鼻子喝饮料不一样? (引导学生回想感冒时鼻子不通,吃饭都没不香了。)
(6)小结:辨别一种东西时,有时需要两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这就是:感官朋友一起来,生活方便又精彩。(生齐读)
五、拓展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感官失去了作用,比如聋人和盲人,它们的生活非常不方便,希望同学们多关心和帮助他们。
板书设计
23241008191500
12712703683000
眼睛
鼻子
3257550118110总动员
00总动员
542925108585感官
00感官
舌头
耳朵
皮肤
课后反思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的第二课,是在前一节分类认识各种感官基础上的综合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认识各种感官,学会利用感官观察事物,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懂得认识事物需要多种感官配合。对于一年级的同学来说,虽然他们没有“感官”这个概念,但是在生活中对于各种感官的使用非常熟练,对各种感官的作用也很清楚,所以本课更重要的是深化他们的认知,我设计了非常多活动来进行本课的教学,从观察图形到分辨调料再到听声音和蒙眼摸东西来找出“感官朋友”并归纳出不同感官的作用,再到后来的选水果、观察蜡烛、喝饮料活动来让同学们学会运用感官观察事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选取的观察样本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同学们全程兴趣高涨,热烈,发言积极,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但在本课的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
1.对于不认识的物品不能随便闻和尝这一点强调不够,在最后请同学运用眼睛、舌头、鼻子来确认饮料是什么时应再次强调。还有观察蜡烛火苗是没有全班强调注意烧伤灼伤,若没有在课堂上观察的同学回家自行观察时有安全隐患。
2.观察燃烧的蜡烛时,出于安全考虑只请了一位同学上台观察,并且观察也太过仓促,教师引导过多,导致很多同学并没有观察清楚。
3.对于如何说出科学化的语言训练不够,虽然也引导同学们说出完整清晰的句子,但效果不太理想,一些不恰当的用词也未及时纠正,例如有同学说将“蜡液”说成“蜡油”。
4.观察蜡烛时,出于低年级同学识字量少的考虑,没有填写学生活动手册上的观察记录,这也是一个遗憾。
5.低年级的同学生性好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在课堂上,当同学们的情绪兴奋起来后,如何让每个同学都紧跟老师的教学步骤还需要探究和思考,可以采用奖励法和正面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