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茉莉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茉莉花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7-11 20:5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茉莉花》教案

教学目标:
能够熟练并有感情的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并与江苏民歌《茉莉花》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民歌的体裁。
3、欣赏国外歌剧片段,更多的让学生接触民族音乐,了解民歌的流传变异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富有表现力。
难点:比较东北和江苏民歌《茉莉花》,了解民歌的体裁。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演唱一首湖北民歌《龙船调》,让学生猜出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并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新授
(一)完整聆听一遍江苏民歌《茉莉花》,回答问题: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
(二)讲解《茉莉花》的背景,老师讲解这首歌曲的结构是A+B结构,让学生在聆听一段,并找出A段和B段。
(三)演唱江苏《茉莉花》
1、首先调整好坐姿,状态,练一组五声徵调式音阶,轻声演唱一遍。
2、让学生唱一遍简谱。
3、老师指出缺点不足,分A、B段教,把附点切分节奏单独挑出来练习,直到学生演唱熟练。
4、尝试把歌词加上演唱,注意“一字多音”。(圆滑线的演唱,旋律的起伏,叹气的感觉唱“好”字,唱的紧凑圆滑,换气要快。)
5、熟练的唱会《茉莉花》。
6、刚才大家把音符唱准了,只是一点儿也让我感觉不到美,谁能想个法可以把这首歌唱得美一点儿?
(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把自己想象成那爱花人,将自己置身于茉莉花园中,嗅着茉莉的芬芳,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请大家随音乐自由地摆动身体,高兴地演唱,嘴角上扬,唱的圆滑,注意前奏和间奏。
最后全班有感情的,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来完整的演唱一遍《茉莉花》。
(四)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1、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注意感受这两首歌曲力度的变化,旋律的起伏。
2、听完两首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后,提问学生: 用适当的词语来描述这两首歌曲在速度、情绪和歌词上的特点。
3、江苏茉莉花,中速,柔美抒情,歌词含蓄婉转抒情,表现了江南姑娘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东北茉莉花,节奏稍快,情绪热情欢快,歌词直白,具有热烈爽朗,直率真诚的风格特点,表现了东北人豪爽的性格。
4、民歌,指的是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 民歌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的影响下民歌的形式都有不同的特点。同一首民歌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风格,但它所表达的情感却是共通的。
(五)民歌的体裁
1、今天我们所学的《茉莉花》是民歌体裁中的小调,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
2、民歌体裁有:小调、劳动号子、山歌。接下来播放三段音乐,听后让学生回答听完歌曲有什么感受,并猜一下属于民歌哪种体裁。
3、请学生回答完后,讲解劳动号子和山歌的定义。劳动号子简称“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之中,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常见的歌唱方式:一领众唱。山歌一般是户外演唱,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 、节奏自由。
三、知识拓展
(一)茉莉花在我国和世界的影响
1、《茉莉花》这首歌曲在我国流传广泛,在97香港回归、99澳门回归的交接仪式上,军乐队都演奏了《茉莉花》。
2、世界影响:《茉莉花》在世界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在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一个五岁的中国小女孩用清脆的童音演唱了《茉莉花》,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带给了世界。
3、该曲还被著名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引用到他的歌剧《图兰朵》中。在歌剧的第一幕中,当皇宫中的官员宣布向公主求婚的波斯王子没有猜中公主的三个谜语,要按照规定把他处死时,姑娘们用茉莉花的曲调,唱出了对波斯王子的同情。
播放《图兰朵》音乐
4、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是世界通行的语言,茉莉花能用在这里,可见它的世界影响力。
四、思考与小结
1、提问,为什么在重大场合都会出现茉莉花?
2、总结:《茉莉花》以其洁白无瑕的气质,端庄大方的仪表,代表中国形象向世界人民传递着和平与友好,我们应该为这样的民族音乐感到自豪,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3、课堂的最后,请同学们起立,带着自豪与骄傲。并且有感情的齐唱《茉莉花》,下节课我将把更多好听的音乐带给大家。下课!

《茉莉芬芳》教学反思
《茉莉花》是一首流行于全国的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花。她以其委婉流畅、细腻优美而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深受外国人喜爱,因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学情上看,学生对《茉莉花》已相当熟悉,为了使《茉莉花》散发新的活力和魅力,本课我不单单停留在这一首歌的教学上,而是以“茉莉花”为主题,增加了东北民歌《茉莉花》以及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等内容。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茉莉花》及民歌特点的认识,从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并由此讲出民歌的三种体裁:小调、劳动号子和体裁。
通过欣赏东北民歌和江苏民歌,对其进行比较,歌曲在速度,情绪和歌词特点各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一边听辨一边思考,找出不同地区民歌的不同点。歌曲演唱时,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把自己想象成那爱花人,将自己置身于茉莉花园中,嗅着茉莉的芬芳,用很柔美的音色演唱,在反复吟唱中归纳江苏民歌的特点——优美柔和、细腻委婉。
这是一次音乐与民族相结合的尝试,学生沉浸在《茉莉花》清新优美的旋律中,我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他们肯定会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更感兴趣,无形中提升了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