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复习
课型:复习课
教法:讲授、练习、讨论
教学目标:1、回顾分式概念,能利用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3、会利用通分、约分对分式进行化简。
4、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利用通分、约分对分式进行化简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一】
1、分式的概念
形如(A、B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叫分式.
当_____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 当____________时,分式无意义.
当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点击中考】
例1:(1)在
中,是分式的有_____个。
(2)使 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分式再换为 )
(3)当x= _____ 时,分式 的值为0。(分式再换为 、 )
【知识梳理二】
2、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式的值不变.
【点击中考】
例2:(1)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2)如果把分式 中的a、b都扩大5倍,则此分式的值________________。
(分式改为 )
【知识梳理三】
3、约分:关键是确定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式
4、通分: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点击中考】
热身:
分式 , , 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____
分式 , , 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___。
练一练:化简
1、 2、 3、
例3:化简
【中考预测】
1、若 ,则 的值是_________。
2、若 ,则 。
3、已知函数y=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 x<-1 C. x≠-1 D. x≠1
4、若分式 的值为0,则x的值为( )
A.1 B.±1 C.-1 D.0
5、如果把分式 中的a、b都扩大10倍,则此分式的值____________。
6.先化简,再求值: , 其中 a= 。
(改为:请选择一个合适的值代入。以及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值代入。)
【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1.5分式
【课堂测试】
1、已知函数y= 的自变量x取值范围是( )
A.x>1 B. x<-1 C. x≠-1 D. x≠1
2、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 )
A.1 B.±1 C.-1 D.2
5
3、若一个分式含有字母m,且当m=5时,它的值是9,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分式__________。
4、在下列三个不为零的式子 中,任选两个你喜欢的式子组成一个分式是 ,把这个分式化简所得的结果是 。
5、先化简再求值: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一轮中考复习中的分式复习课。我利用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回顾了分式的相关知识,而且还点对点地练习了中考相应题型。从分式概念的应用,到分式基本性质的应用,再到分式化简。一步一个脚印走来,让学生对中考题型有深刻的理解和巩固。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我把课堂练习设置成“中考预测”,让学生仿佛感到做这份练习就是在为中考加分,就会倍加留意。
本节课的设置大体分为这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式概念的梳理,并点击相应的中考题型,并且一题多变,尽可能做到题型全面;第二部分,分式基本性质的梳理,并点击相应的中考题,并做到一题多变,尽可能做到题型全面。第三部分,分式的化简。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乘除用约分,异分母加减用通分。首先教会学生找最简公分母。在讲解例题之前,让学生先做,在做中发现问题与不足,待会对症去听讲例题,这样学生听得会更仔细,更有针对性。
然后点击中考题型,选择分式化简题不必复杂,只要有代表性,符合中考难度要求就行。第四部分,中考预测。这里的题型来自于历届中考题,和学生作业里的错题。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中考丢分。在最后一题的选取上若是把乘改成除,这样就多考查了一个“除数不能为零”的知识,效果会更好。第五部分:带着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点。当做过了对应中考题后再来回顾分式的对应知识点,学生就不是浮于知识点的表面,而是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懂得了每个知识点的应用与解题方法和技巧。第六部分,课堂效果测试。从测试中看,有部分学生还是没能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第二课时中还应多加练习和讲解。
对于本节课例1的第二小题,部分学生把它和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混淆,给出答案是x大于2。我在讲解时注意纠正了学生的两个错误,一个是跟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混淆,二个是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也漏了一个等于。由此看出学生的基本功很不扎实,所以今后的复习步调仍然不能快,选题不能太难,有代表性即可。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对于中考的第一轮复习课,我认为教师不要按部就班地赶进度,更不能抱着一本导学一讲到底。要重视知识点的梳理,精选例题、习题。选题应贴近中考,难易适中。每节课注意总结,尤其是带着学生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应该说中考的第一轮复习对于我们这个层次的学生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顺利进行下一轮的中考模拟训练,否则一切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