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2 10:1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
理解孔子的伟大精神。
2.
深入理解文章精神。
3.
积累作文素材。
学习目标
辉煌的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这个洪荒时代,充斥着暴力和弱者的呻吟,混乱和宁静的企望、束缚与挣扎、阴谋与流血,理想碰了钉子,天真遇见邪恶,友情温暖,但世态炎凉。
写作背景
选文中的这些人对孔子的态度、孔子的反应。

门:
侧面点明孔子宣扬大道的决心
仪封人:

沮:
不避嘲讽,积极入世

溺:
不避讽劝,积极入世

舆:

人:
批评隐士:不仕无义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广为人知
崇敬→
嘲讽
不屑
婉劝→
不满→
不解→
写法:(1)人物相映成趣;(2)语言内涵丰富,各具声色情态;
(3)动作行为简练,为人物增色。
总结:这五个选段,主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反映了社会动荡,诸侯纷争,有志之士皆避世隐居的社会现实。
表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立志宣扬大道,勇于担当的精神。
隐者:出世却不忘世,却终究选择洁身自好,超然避世。不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
孔子:于天下无道之时,勇于担当,入世救国,自我考虑较少。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和诸隐士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强烈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现实。不俗之人,在世间,二者可称为同一种人,虽然取道不同,但其不趋俗从众是一样的,双方都有惺惺相惜之意。
【同】
【不同】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可法(抗清名将):
城亡我亡,头可断,志不可屈
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布鲁诺:
坚持“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关押审问八年,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火会更使真理永恒”
西西弗斯:
蔑视众神的命运安排,每天将巨石推上山顶,滚落,再推,决不屈服……
知其不可而为之
文天祥
史可法
谭嗣同

科学发展:布鲁诺
西西弗斯
愚公
精卫

人生道路

社会进步
归类—挖掘—整理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勇于担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对真理的坚决捍卫、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对不平现实的勇敢抗争;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百折不挠九死不悔的坚韧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论语?微子》
纣王残暴无道的时候,天下人都称他为纣(《谥法》曰:“残义损善曰纣”)。面对这样的暴君,微子离开了纣王去隐居,箕子装疯做了纣王的奴隶,比干力谏不休被纣王杀死。孔子说:“殷朝有三位仁人啊!”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专制时代不愿同流合污时最常见的三种处世方式:
微子当隐士远离黑暗政治;
箕子佯狂自污以求生,装疯卖傻以活命;
比干正道直行杀身成仁。
虽方式不同,但都是不满于黑暗、坚决不同流合污之人,所以,孔子说他们都属于仁德之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
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子曰:“君子哉蘧qú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
老子: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他恓惶而寂寞,迷惘而执拗。“志于道”的人越来越少了,不少人顺应潮流,从而成了新贵,或成为新贵的红人,其中甚至有他的门徒,比如那个顶善于察言观色的弟子冉求。又有不少人冷了心,折断宝剑为锄犁,平戎策换得种树书,如长沮,桀溺;其中也有他的弟子,如樊迟。樊迟向他问稼,问为圃,大概也是准备避世了吧。望望眼前,路漫漫其修远兮,看看身后,追随者渐渐寥落。“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补充资料
有人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决定了他的理想不可能得到实现,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之”,最终他只能是一个孤独者,一个理想主义者。你是怎么看待孔子这种行为的?


⑴在“礼乐崩坏”、秩序紊乱的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仁、礼”的主张,想恢复西周的“礼制”是不现实的。
⑵孔子周游列国,大力宣扬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使儒家学派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一个流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光照千古。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孟子》: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是对自我价值和人格力量的高度自信,
具有一种独立不羁、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伤时忧国
济世爱民
1.“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将国家危难常系于心,对天下太平殷殷期盼,对国家民族一往情深、九死不悔。
2.“涤荡振刷”,力图“卓然有所立”(方今之势,苟不能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未见其可也。)——苏轼
消除积弊,振作刷新,有独特建树。
3.力行“惠民之政”(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韩愈驱逐鳄鱼,柳宗元释放奴婢、兴办学堂、开凿水井、开荒建设,苏轼筑建苏堤、疏浚西湖
伤时忧国
济世爱民
4.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苏轼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
吾问养树,得养人术——柳宗元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
5.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shāng)酹(lèi)伯游。——苏轼
苛政猛于虎也。——孔子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
《桃花源记》——陶渊明
权臣奸相、贪官污吏,对皇帝的倒行逆施口诛笔伐,面折廷争,即使是受排挤、遭贬谪、甚至坐牢杀身也在所不惜。
2020/7/10
青春是金色的:青春不老
每一个为梦想拼尽全力的人,都闪烁着青春的光芒。有一种青春,不会因年月而流逝,反而在岁月的洗礼下更加醇厚、更加耀目。他们的青春是金色的。
《孟子·滕文公下》所说:“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正因为有了远大的理想,他们才远离了浑浑噩噩、无所作为和得过且过;才会奋发有为,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才会对光明和正义有所追求和护卫,对黑暗和邪恶有所拒斥和抗争;才能始终保持高洁品格和坚贞操守,不与世俗同浮沉,更不与黑暗邪恶势力同流合污。
有远大理想且能始终如一地坚守,特别是能百折不挠地为之奋斗的人,其人生必然是壮丽的,其品格必然是崇高的。
生命意义

“人的生命如果只有一次的话,那总是需要去看些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这样才能让不能重来的游戏玩的尽兴些。”
——《庆余年》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志存高远
坚定不移
1.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
2.“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李白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3.“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李白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苏轼
2020/7/10
1936年,
他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
他问父亲为什么要不停地做实验?
父亲说: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半点弄虚作假都来不得,
只有反复实验得出的数据和结论,
才能用于临床实践。”
他的医学启蒙由此开始。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厦门人,生于南京。出身医学世家,呼吸病学专家。
2020/7/10
1946年,16岁的她不幸染上肺结核,一场“灾难性”的考验,却让她立下青春之志:
“医药的作用很神奇,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主席向89岁高龄的屠呦呦授予“共和国勋章”。
2020/7/10
生于1930年,
他的童年在挨饿中度过,
19岁,考上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
23岁,他种下一颗种子:
“我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让老百姓不挨饿。”
袁隆平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
2020/7/10
祖辈大多从医,父母希望他将来能够治病救人。外敌入侵的年代,他目睹日军的舰艇炮击家乡,暗下决心,要学造船,铸国之重器。
黄旭华
年3月生,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在某次深潜试验中,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作为总设计师亲自随产品深潜到极限。
感动中国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得淡如水,是中国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一群,他们就是鲁迅先生所讲的--"中国的脊梁"。
2020/7/10
1955年,他高考各科近乎满分,却被第五志愿北京石油学院录取。
他没有因此丧失斗志,
而是选择在最好的年华,
奔赴刚发现的大庆油田攻克技术难关。
1963年,周总理宣布中国石油从此实现基本自给
那一刻,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王德民
-
石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德民是一位功绩卓著,却鲜为人知的知识分子,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促进了中国石油基本自给这一天的来临,得到重视和尊重;王德民的研究都是从实践出发,他的科研成果全部转化为了生产力;他对石油工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日报海外版》评
)
2020/7/10
年少时爱逛博物馆,
便报考了北京大学历史系
1963年,25岁的水乡姑娘
前往大漠戈壁中的莫高窟
把敦煌当作“意中人”:
“天天围着敦煌石窟转,我不觉遗憾,因为它值得。”
樊锦诗,浙江省杭州市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
名言
1
.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托尔斯泰
2
.
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
3
.
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
4
.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5.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7.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8
.
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毛姆
9
.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
10
.
责任感与机遇成正比。——威尔逊
1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2
.
生命和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

——车尔尼雪夫斯基
13
.
先生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陶行知
14.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
。——纪伯伦
15.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高尔基
?
课后探究
1.
归纳整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作文素材,思考挖掘素材的不同侧重点:
2.阅读鲍鹏山《黑暗王国里的残烛》,并
结合课文
谈谈你对“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

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的理解。
后会有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