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运动的描述
教案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课程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课题名称
运动的描述
适用对象
初中生(八年级)
课时数
1课时
授课类型
理论课、实践课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课的内容,主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在这些内容当中,有一个知识点学生不容易理解,这个知识点就是参照物的选择对于动物运动情况的影响。【学生分析】运动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是学生生活体验深刻的活动,但是对于运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还没有深入了解,但对于一些速度和路程的计算小学中已经涉及到,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理解什么是机械运动;2.能理解什么是参照物,并理解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3.能理解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过程与方法】
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运动例子,得出运动是普遍存在的,通过讨论在车箱里的人们运动情况,对于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对过视频的分析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小组讨论与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引导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运动例子,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通过思维活动研究得出结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机械运动的定义;
2.参照物的含义。【难点】
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演示文稿、关于运动的视频素材。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彗星划过天空、奔跑的动物、爬行的蜗牛等运动视频导入新课教学。与同学们讨论: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类似的运动?并向学生提问:人们是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并讨论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它们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18分钟)
(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教师通过在黑板上描述:在不同的时间内物体位置的变化情况对比图,得出哪些物体是做机械运动的,哪些物体不是做机械运动的,引导学生判断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的依据是位置的变化。通过以上分析后,举出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情况,与同学们讨论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并引导学生认识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教师展示其他的运动情况如微观世界的运动、原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生命运动等等,得出运动是绝对的,在我们的宇宙中找不到静止的物体。向学生提出问题:既然每个物体都在运动,我们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你们能判断哪个物体在运动吗?教师向学生讲授:生活中同学们应该都做过汽车,坐在车上你怎么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跟你坐在一起的人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外面的树林呢?它们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车外的同学们判断跟你在车上的判断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问题,明明自己坐在静止的汽车里等待发车,但是旁边的车辆开车时,有时会感觉到自己的车也在走动,但是它其实是静止的。为什么会这样?(二)参照物教师讲授: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就要选择某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如果这个物体跟选择的物体有位置发生变化,那它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那它就是静止的。1.定义:被选择的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教师说明:在生活当中,我们说某个物体在运动时,其实在心里面已经选择了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然后,其他物体跟它作比较,有位置变化就是运动的,没有就是静止的,只是我们并没有说出来而已。与同学们讨论,说某个物体在运动时,是选择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例如:坐在汽车里的人如果选择汽车的车箱作为参照物,人就是静止的,如果选择车外面的树木或路面或山为参照物,坐在汽车里的人是运动的。引导同学们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照物,没有参照物就判断不了物体是否在做运动还是静止,并理解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也就是说参照物选择不同,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不一样,结论也不同。与同学们讨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通过展示正在运动的两辆速度一样的汽车的运动情况,讨论得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他们运动的情况是一会是运动的一会是静止,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以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是静止的,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教师展示:空中加油机的视频提问:战机选择什么样的参照物是运动的,选什么样的参照物是静止的。
通过生活中例子让学生明白物理来源于生活激发思维分析问题能力增强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5分钟)
练习课本动手动脑物理中的题目第1、2、3题。
巩固已学知识
四、归纳小结(5分钟)
1、定义:物体随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运动是绝对的;3、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一定要选择参照物;4、参照物选择不一样,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不一样;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梳理知识
五、作业安排(3分钟)
课本动手动脑物理中的题目第1、2、3题。
六、课堂评价(4分钟)
后附表
板书设计
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就是机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二、参照物选择标准的那个物体就是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教学反思
机械运动这个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参照物这个概念非常抽象,特别是参照皒的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就不同,这一知识点同学们还不十分理解。在课后应该加强练习。
归纳小结与巩固练习
课程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课题名称
运动的描述
归纳小结
1、定义:物体随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运动是绝对的;3、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一定要选择参照物;4、参照物选择不一样,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不一样;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巩固练习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总要选一个
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研究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的运动时,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人是
的,
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
的。2.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
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3、在沅江上,有一人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B.以江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C.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静止的;
D.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4、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如运动的火车上坐着一个人,以路轨为参照物,人是
,火车是
;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5、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
,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
状态.大型运输机长途飞行时,有时要进行空中加油,在空中加油的过程中,加油机和运输机是相对
的。
6、“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
物理知识所致。
7、“乌云遮住月亮,月亮钻出云层”。前句是以
为参照物,后句是以
为参照物。
8、在行驶的火车中有一位乘客,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A.路旁的电线杆
B.火车的车厢
C.迎面驶来的火车
D.火车路上的铁轨
9、“地球又自转又公转”,是以
为参照物的。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是以
为参照物;当你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这是以
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为参照物,若以月球为参照物,这个地球同步卫星是
的。
10.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中
是运动的,是
为参照物;后一句中
是运动的,是以
为参照物。
11.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帆船、河岸
B.河岸、帆船
C.青山、太阳
D.青山、划船的人
答案:
1.假定不动
运动
静止
2.?D
3.B
4.动运动
静止
5、相同6、运动的相对性7、月亮,云层8、B
9、太阳,地面,云,大地,运动
10、竹排河岸青山船11、A
备注
课
堂
评
价
表
课程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评价级别
课题名称
运动的描述
达标(√)
不达标(×)
记忆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什么是参照物?
理解
1、理解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
2、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应用
1、能使用本节课知识判断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
创新
1、分析物理运动的情况,并能了解参照物的选择对运动的影响。
学
生自我评价(学生填写)写明学生本人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感受、参与课堂活动情况等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