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课型:新授
【自主预习】
1、速度的物理意义:
2、速度的定义:
3、速度的公式:
。单位:
4、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在变速运动中我们用
可以粗略的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课堂活动】
1、速度
那些方法可以可以描述运动的快慢?
方法一:
相同时,比较
。
方法二:
相同时,比较
。
新问题: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总结:速度的物理意义:
速度的定义:
速度的单位:
,常用单位: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m/s=
km/h
例题1: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秒,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速度比较快?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想想议议,回答下面问题: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它每隔一定的时间就闪亮一次。
问: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信息一:
信息二:
3.平均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用
除以
,得出的速度叫平均速度。我们用
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课后巩固拓展】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5、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速度分别是10m/s,18km/h,450cm/s,1200cm/min,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υ丁>υ丙>υ乙>υ甲??????????????
B.υ甲>υ乙>υ丙>υ丁
C.υ甲>υ乙>υ丁>υ丙??????????????
D.υ乙>υ甲>υ丙>υ丁
6.如图所示是一个交通标志牌:5Km表示___________,“40”表示________此处距目的地至少需要几分钟?
7.小明乘电梯下降。
(1)如下图所示是小明乘电梯下降时速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有图像可知,小明正在做什么运动?,运动的速度为多少?
(2)若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3)若小明从楼顶上坐上电梯的时间为10点10分,到楼底的时间是10点10分6秒,求在这个过程中,电梯下降的距离?
动动脑,看谁最聪明
8、一个物体做变速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的平均速度是V2,你能利用V1和V2推导全程的平均速度吗?
青岛
5Km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