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3 解决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复习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3 解决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复习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1 20:5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相关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整理和列式解决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相应实际问题条件与问题间的联系,掌握不同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能联系加、减法含义正确列式解决问题;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
2.使学生通过不同问题的分析、比较,感悟相关实际问题间的内在联系,能说明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培养比较、分析、推理等方面初步的思维能力,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经验,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条件提出可以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培养初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意识,发展与同学对话、交往的初步能力,培养从数学角度观察现实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的内部结构,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本单元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我们上节课复习了本单元的口算和笔算,这节课要复习本单元里学习的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你还记得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吗?
2.说明要求。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能了解这些实际问题的不同点,进一步掌握不同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学习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与“求剩余”相关的实际问题
1.整理数量关系。
出示:一个电器商店出售洗衣机的情况如下表。
原有
卖出
剩下
25台
20台
( )台
( )台
20台
5台
25台
( )台
5台
提问:这里实际上有几道题?能说说这三道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吗?
(1)让学生解决第一题,算出结果,填写在表格里。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算的?能说出题里的数量关系吗?(板书:原有的—卖出的=剩下的)
小朋友读一读这个数量关系式。(学生齐读)
(2)比较:和第一题相比,第二题、第三题有什么不同?
引导:小朋友先想想各要用什么方法算,再填写表里的结果,并互相说说每题里的数量关系。
交流结果,说说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并且说出数量关系。(板书数量关系式)
(3)小结:这三道题里有三个相同的数量,但已知的数量和要求的数量不同,所以算法就不完全相同。从表里可以知道,求剩下的要用原有的台数减卖出的,那求原有的台数要按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计算?求卖出的呢?
2.做复习第7题和第8题。
让学生分别说说两题的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式和结果,结合每题交流,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让学生口答结果。
3.拓展练习。
先补充问题,再说出算式。(口答)
树上原来有28个苹果,摘掉了18个, ?
树上的苹果摘掉了18个,还剩10个, ?
树上原来有28个苹果,摘掉了一些后还剩10个,

4.小结。
提问:上面复习的是这一单元学习的一部分实际问题。想一想,用加法算的是怎样的题?用减法算的呢?
说明:这一部分实际问题,和以前学习的“求剩余”问题是有联系的,把去掉的和剩下的相加,求出的是原来的数量;从原来一共的数里减去剩下的,求出的是去掉的数量。
三、复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1.整理问题和算法。
出示图片:
358140083820322897583820284353083820251015583820217678083820182118083820146875583820112395083820红花片:
25336501162052181225116205180975010668011049001066801447800106680蓝花片:
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
(1)提问:蓝花片个数和红花片比,哪个多哪个少?
列出怎样的算式计算结果?(课件出示算式、得数)红花片多的3个在图上是哪一部分?
为什么用减法算呢?(根据回答在图上指示、说明,板书画出虚线)
(2)提问:“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这个问题,你能换成不同的说法吗?(呈现不同问题)
提问:这些不同的问题,都可以用哪个算式?为什么?
指出: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在拿两种花片作比较,也就是求两种花片相差多少个,要用大的数量减去小的数量。
2.做复习第10题。
提问:从表里你知道了哪些条件?求的哪几个问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检查交流,有错的纠正错误。
提问:解决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用减法算?为什么用的条件不同?
指出:解决实际问题时,除了要用合理的算法列式计算,还要注意选择和问题有联系的条件来解答,正确求出结果。
3.做复习第12题。
提问:从题里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哪些问题?同桌两人一个提问,另一个在作业纸上列式计算,然后互相交换提问列式计算。
指名交流,小结:小朋友们可真会提问题呀!知道了每一座楼送的瓶数,可以提出求两座楼或三座楼一共送了多少瓶的问题,还可以求两座楼相差多少瓶的问题;求一共多少瓶用加法,求相差瓶数要用减法。
四、全课总结
1.交流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指出: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看清条件和问题,再想清楚条件和问题的关系,用合适的方法解决。如果求的问题要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算);如果求的问题要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就用——(减法算)。要注意,有些问题说法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
2.做思考题。
先让学生讨论,再交流答案,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布置课堂作业。
复习第9题和第11题。
分析第11题。
提问:题里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问题“小明再写多少个,就和小英同样多”换个说法还可以怎样问?求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