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3 十几减8、7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3 十几减8、7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1 20:5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十几减8、7

教案背景
教材先教学十几减9,让学生主动探索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退位减在教学十几减8、7,引导学生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十几减8、7的方法,并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十几减9 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十几减8 、7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十几减8、7.第5页的例题,引导学生列出15-8的算式,在让学生思考:“你想怎样计算?”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个人不同的生活经验,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交流和相互启发,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
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观察、操作探究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的教学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
1.运用已经掌握的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十几减8、7,理解并掌握算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算法,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学习方法?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乘降落伞去羊村玩,大家愿意吗?
出示口算题,抢答。
当学生口答15-9时,让学生讲讲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此题。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想出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5-9。这节课我们将用这些方法来学习十几减8、7。(板书课题)
二、情境导入
来到了羊村,村长正在军号店忙着。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提问:怎样求还剩多少把呢?板书:15-8
三、主动探索,掌握计算方法?
1.探究算法。?
谈话:“15-8=”你想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
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计算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可以怎样算,把想法告诉组内的其他小朋友。?
学生探索算法,组内讨论交流,把不同的算法在班级内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协作能力。也推动学生主动探索算法和积极交流,让他们学会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精神。】
反馈: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教师及时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用学具演示,并相机板书算法。
方法1:看图数出来的。
方法2分两次减8: 15-5=10, 10-3=7;
方法3从10里减8再加5: 10-8=2, 2+5=7;
方法4想加法算减法: 8+(7)=15, 15-8=7。?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把这种方法告诉同桌,并把计算结果填在课本上。
【设计意图:教师列出算法,帮助学生理清算法,巩固并加深计算过程。】
反馈:你喜欢哪种算法?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吗??
2.知识迁移,教学“试一试”。
谈话:师:刚才我们是从15把小号中拿走了8把,现在请你们从15把中拿走7把,还剩下多少把?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并试着列出算式。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还不熟练的学生进行摆小棒。
2.组织交流。
3.师:现在老师要把这15把小号换成13把了,同样要拿走7把,还剩多少把?你会列式计算吗?
板书算式:13-7=,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与同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意见,表述思路。
三、巩固拓展,矫正反馈?
师: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学会了吗?真的吗?那我们和喜羊羊一起去闯关吧!
1.“想想做做”地1题。(第一关)
(多媒体)出示,让学生观察,再到书上先圈一圈,再计算,集体反馈,说说怎样想的。
师:刚才我们通过圈一圈计算出十几减8、7,现在我们不圈,你还会算吗?
2.“想想做做”第2题。(第二关)?
(多媒体)出示豌豆图和草莓图,让同桌先相互说说图意,列式计算,并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将计算结果填在书上。
师:虽然计算方法大家都掌握了,但是我们做题时我们还要认真、细心,大家有信心闯过第三关吗?
3.“想想做做”第3题。(第三关)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
提问:每组上、下两组有什么关系?计算第二题时怎样想?
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你们三根鞭炮,你能点着它吗??
4.“想想做做”第4题。(我来点鞭炮)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做完以后四人小组相互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师:羊村的夜空因为小朋友的鞭炮变得更美!参观完了羊村,我们该回家了。
5.“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过独木桥。
多媒体出示插图,指名口算,用手势表示对错。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等不同方法做“想想做做”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不让它们觉得枯燥无味,让练习做的有意义,有价值。】??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习方法?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会计算十几减8、7吗?
2.老师把十几减8的所有算式整理了一下,齐读,看看有什么规律?
十几减7的算式有什么规律?
如果是十几减6,有什么规律呢?十几减5呢?
师:这些知识我们以后继续学习,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五、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想学生已经能把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说得较好了,那么学习十几减8,7一定没什么问题的。因为把学习方法迁移到这节课就行了。可在上课过程中,我刚说到“15-8”学生都抢答等于7,但在交流算法的时候却没有这么积极。只有个别孩子提到了“破十法”,但有的学生还不知该怎么“破十”——减不知减几,加不知加几;我想强调“做减想加”的方法,反而限制了部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给学生讨论出其他方法带来了困难。有的学生也提到想加法做减法,这也还不错,但易出错。我想如果在导入时出示一组10加几的算式复习,可能对于这种方法的学习,学生要容易接受的多。看来我高估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口算能力。特别是对于“破十法”,我们要通过图示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再把算式一步一步写给学生看,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这样才能让他们理解、记住“破十法”。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为自己灵活运用。在教学下节课的时候,要适时的对“破十法”进行练习和强化,毕竟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快速的计算出来,特别是对于思维水平较弱的学生。在以后教学计算课时,特别要给学生进行算法的优化,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对于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