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口算复习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复习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复习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在学生一上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后续学习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认知基础。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在计算和比较中整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采用不同形式的题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并能体会加减运算中的一些简单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但在练习的准确率和速度还有待提高。通过数学活动,诱发学生整理知识的需要,引导学生对口算进行归类和整理。学生对于不计算比较大小的练习还有一些困难,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体会加减法运算中的一些简单规律,在与同学交流和教师指导下,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加、减法运算的特点,体会加、减法运算中的一些简单规律。
[教学重难点]
复习巩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会加减法运算中的一些简单规律。
[教学过程]
一、梳理口算方法
1、师: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今天我们和小绿娃一起去口算王国,回顾一下口算方法,检验一下我们的口算本领。
2、依次出示:53+20 53+2
53-20 53-2
横着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竖着观察,上下两题的异同,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口算方法: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先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然后将结果与一位数相加;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想用一位数加、减一位数,然后将算出的结果与整十数相加,计算中要仔细审题,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减。
二、口算练习
1、题组练习: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64+3= 76+20= 30+59=
64-3= 76-20= 3+95=
64+30= 76+2= 59-30=
64-30= 76-2= 95-3=
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
师:口算中要提醒注意什么?(红色圈出第三组算式中的59和95)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
2、数学游戏:
(1)明确题意:将两个数相加算出和,再相减算出差。(指名示范)
(2)提出活动要求:同桌两人一人说算式求两数和,一人说算式求两数差,然后填写学习单。
(3)同桌同学互相练习,集体交流。
3、圈出正确的答案。
20+17(19 37) 66-20(46 64) 88-8(8 80)
6+22(82 28) 47-4(7 43) 4+9(49 13)
学生独立完成,抽两题说说计算过程。
4、口算小能人
(1)看题心算得数。
(2)开火车读算式说得数。
(3)限时完成口算题,要求做完后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同桌互查互批(要求:逐题检查,判断对错,任选加、减法算式各一题,同桌互说计算过程,过关的画星。)
(5)教师巡视,全班纠错。
5、不计算,比较大小。
(1)抽出口算题中第一、第四组,
师:你能不计算,比较两道算式得数的大小吗?
46+20○46+2
77-60○77-6
55+2○55-2
57-4○75-4
学生比较大小,并说说思考的过程,师随机小结。
(2)学生独立练习: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
87-30○87-3 2+26○26+2 46-3○64-3
52+40○52+4 3+35○35-2 ★46-20○56-30
全班检查,指名说说最后两题的比较方法。
(3)这些算式得数都相等吗?判断对错,并说说怎么想的?
4+70 = 70+4 □ 47-10 = 57-20 □
4+70 = 7+40 □ 47+10 = 57+20 □
师:通过这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6、拓展提升:花朵后面藏着几?想一想,说一说。
4□+□5= 89 4□-□5= 12
三、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口算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在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中,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复习
53+20=73 53+2=55
50 3 50 3
70 5
53-20=33 53-2=51
50 3 50 3
30 1
[教学设计意图]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口算复习,笔者在教学中基于教材第63页第1-4题的内容,不拘于教材内容,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适当增补。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复习引入从比较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口算53+20和53+2,以及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53-20和53-2入手,通过比较、估算、说计算过程,让学生回忆口算方法,诱发学生整理知识的需要,体现了整理和复习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对口算进行归类,再进行纵向比较,梳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感受加减法口算之间的联系。
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教学过程中选择不同的练习形式进行针对性练习,第一层次:通过游戏形式,进一步练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的口算,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增加了圈出正确的答案一题,让学生在比较和选择中,进一步强化口算方法。第二个层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综合练习,为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增加了开火车说得数的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让学生经历心算、口算到写得数的过程,提升了口算的趣味性,并将评价的权利下放给学生,通过互评、互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评价中来。第三层次:从口算题中选择出两组有关联的算式,让学生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发现加减法算式的特点,体会加减法算式运算中的一些简单规律,如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越大,和也越大;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大,差越小等等。在学生交流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一组练习加以强化。为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补充了一组判断题,让学生在相似的算式中发现不同的部分,并在纠错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在完成所有练习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跳一跳的机会,补充了一组动脑筋题:4□+□5= 89和4□-□5= 12,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口算知识填写,考查学生对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减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全课总结环节,通过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收获或说说在口算中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让学生回顾全课内容,并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数学复习课有这样几个特征:系统性、渐进性、全员性、落实性,复习课要力求做到全员参与、全员落实,并能通过教师的梳理,帮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大量枯燥的练习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的年龄特点,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有效组织、合理全面,有序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间的的联系。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
复习课原本就是对已学过的知识的再学习,由于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较难再引起学生注意,教师需要注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创设适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情境,那么学生能较快地融入到数学学习中。如本课中笔者从我校的标志卡通形象小绿娃引入,通过创设和小绿娃一起去口算王国迎接挑战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复习热情。在练习过程中,加入同桌互动游戏、全班集体游戏、同桌互评互答等环节,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给予学生同伴互相学习,互相评价的机会。
2、善用对比,感受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低年级数学复习课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形成知识脉络。一般可以通过系统的板书或是体验题目间的联系两种方式来体会知识的系统性,但是鉴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直观的板书效果更佳。在复习梳理过程中,教师要善用对比方法,横向纵向从不同角度比较,让学生感受题目之间的联系。如整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口算方法的环节中,经历了三次比较的过程,首先比较53+20和53+2的异同,唤起学生对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记忆,再比较53-20和53-2的异同,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最后纵向比较53+20和53-20,以及53+2和53-2的计算过程,通过比较、估算、口算等环节,让学生在横向、纵向比较中理清思路,体会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共同点: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通过层次分明的梳理和直观的板书,让学生感受都怕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网络。
3、精心选题,面向全体,突出实效性。
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复习的内容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开放性。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达到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创造性的目的。
练习的设计不局限于书本,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从初始的加减法口算题组,让学生关注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区别,过渡到进一步提高审题要求:注意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位置颠倒造成结果的差异。复习中,从同桌互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求两数和与差的口算方法,到针对错题补充的圈出合适的答案,让学生在甄选中明晰算法,提高口算正确率,并通过“开火车”游戏进行口算综合练习,让学生逐步形成口算技能。再通过不计算比较大小以及补充的辨析判断题,让学生感受加减法运算中一些简单规律,提升口算技巧。最后的两道开放题,既可以把学生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也关注到知识的延伸性,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4、注重渐进性,分层练习,关注两头。
在复习中,分层练习的设计应把握知识的连接点,做到一道练习题涵盖多个知识点,通过题型或问题情景变化,促进学生获得熟练解决问题的技能。如变式练习中,从直接计算到利用加减法运算的简单规律,不计算比较大小,再到判断正误的辨析题:4+70 = 70+4和4+70 = 7+40 , 47-10 = 57-20和47+10 = 57+20 ,在辨析和改正中,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提升审题能力。题组练习从正确完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到甄选辨析,选择正确的答案,逐步提高到动脑筋题:猜测花朵后面是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减的算理,给予学生一个“跳一跳”的机会,既是对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也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这样逐层提高的练习中,找到自己的练习层。
从课后学生的学习单反馈情况可看出:学生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的口算总体掌握的较好,口算正确率高,并能正确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附: 口算复习学习单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64+3= 76+20= 30+59=
64-3= 76-20= 3+95=
64+30= 76+2= 59-30=
64-30= 76-2= 95-3=
2、数学游戏:说说两个数的和与差。
和□ 差□ 和□ 差□ 和□ 差□ 和□ 差□
46 3 20 75 4 44 63 30
3、圈出正确的答案。
20+17(19 37) 66-20(46 64) 88-8(8 80)
6+22(82 28) 47-4(7 43) 4+9(49 13)
4、口算小能手。
46+20= 3+54= 69-8= 46+2=
77-60= 10+78= 95-70= 77-6=
55+2= 48-6= 30+50= 55-2=
57-4= 65-30= 6+33= 75-4=
5、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
87-30○87-3 2+26○26+2 46-3○64-3
52+40○52+4 3+35○35-2 ★46-20○56-30
6、判断对错。
4+70 = 70+4□ 47-10 = 57-20□
4+70 = 7+40□ 47+10 = 57+20□
★★★动脑筋题。
4□+□5= 89 4□-□5= 1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