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二、应用牛二定律解题规律分析
题目类型流程如下:
F合=F-f
=ma
a
1、Vt=V0+at
1、由左向右是已知力求运动状态,可将V
a、s、t中任何一个物理量作为未知量求解
2、由右向左是已知运动求受力情况,可将F、f、m中任何一个物理量作为不知量求解
练习: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4.2N。求物体4s末的速度和4s内发生的位移。
例题:1.一木箱质量为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斜向右下方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推木箱,求经过t秒时木箱的速度。
建立直角坐标系
X
Y
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地滑下,山坡的倾角?=300,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s=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滑动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思路: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应先求出加速度a,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
第二步:求F合
要对人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如下
因为是匀加速滑下,所以加速度向下,速度向下
3.质量为m=4
kg的小物块在一个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40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滑动,如图8所示。已知斜面的倾角α=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斜面足够长,力F作用5s后立即撤去,求:(1)前5
s内物块的位移大小及物块在5
s末的速率;
(2)撤去外力F后4
s末物块的速度。
解
(1)分析受力情况画受力图
G
X
建立直角坐标系
Y
GY
GX
解:
(2)5s末撤去F,物块由于惯性仍向上滑行一定距离和一段时间。其受力如下:
G
N
f
建立直角坐标系
X
Y
GY
GX
请计算物块向上滑行的时间。(时间不足4S)
则4S末,物块已经向下滑了。
物块向下滑时,a的大小改变。
V=V0+at(时间t应该是4s减去物块上滑的时间
注意:建立直角坐系的关键:X轴与加速度a同向。
但不必
建立时也不用建立。
3、课本P52页例题
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1200角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X
Y
F1X
F1Y
F2X
F2Y
X方向:
F合=F1X+F2X=10N
F合=ma
aX=F合/m=10/2=5m/s2
Y方向
F合=F1Y+(-F2Y)=0
ay=0
答: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5m/s2
。
作业评讲:能力训练P51
16填空题:
因为: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100N
据牛顿第三定律有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N1=100N
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大小
f=?N=0.15×100N=15N
加速度a=F合/m=(F-f)/m
=(20-15)/10
=0.5m/s2
F=20N
f=15N
17、F合=ma=2×10=20N
18、此题思路:先求出加速度a再求出木板对子弹的阻力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求出子弹对木板的平均作用力。
解:第一步求加速度a
第二步求木板对子弹的平均阻力
F合=f=ma
=10-2×(-2.5×105)
=
-2.5×103N
答: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子弹对木板的平均阻力为2.5×103N,符号表示阻力。
作业评讲:
练习五(P60页)
2、解:
3、解:V0=36km/h=10m/s
Vt=54km/h=15m/s
T=50s
m=1.0×103×103kg
F牵引力=1.5×105N
第一步求a
第二步求阻力
4、第一步求加速度a
,第二步求电车所受的阻力
V0=15m/s
Vt=0
t=10s
m=4.0×103kg
答:电车所受的阻力是6.0×103N,负号表示方向。
练习:课本P60
练习五
第1题(要求用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
第5题(不用建立直角坐标系)
第6题(要建立直角坐标系)
以上三题均要画图
课本P60练习五
(1)
建立直角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