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2)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2)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1 21:2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2)
?教学内容: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小数(教材第85页例2及“做一做”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小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把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小数。
2.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小数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小数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究百分数化成小数和分数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2.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二、探索新知
1. 出示例2。
(1)出示学习提纲:
①题中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谁是单位“1”的量?
②想一想,题中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明确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全校人数×20%=有牙病的学生人数。
(2)组织学生根据学习提纲自主解决问题,并讨论计算方法。
(3)讲解订正。
2.探究“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明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知道单位“1”的量,百分率,求百分率对应量。
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百分率=百分率对应量。
3.引导学生对比解题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的不同之处。
小组内说一说解题过程中计算方法的不同:一种是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进行计算;一种是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再进行计算。
这里可让学生思考: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意义一样吗?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新旧知识的类比,利用迁移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方法。
分组观察,经过对比、讨论后汇报: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掉百分号;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先将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将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1-3题。
2.完成教材第87页第7-8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2)
单位“1”的量×百分率=百分率对应量
百分数小数
百分数分数
【教学反思】
在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中,我并没有直接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通过观察例题,再结合“做一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这部分内容与百分数和小数的编排类似,因此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学、尝试、实践,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方法的探索、分析、比较和总结,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