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小专题二 生物的生殖与个体发育
核心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一: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1.无性生殖
(1)概念: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种类
生殖方式 概念 实例
分裂生殖
(裂殖) 一个生物体直接分裂成两个新个体 变形虫、草履虫、细菌
出芽生殖
(芽殖) 出芽形成芽体,芽体发育成新个体 酵母菌、水螅
孢子生殖 由无性生殖细胞——孢子长成新个体 青霉、曲霉、衣藻
营养生殖
(扦插、
嫁接等) 由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发育成新个体 马铃薯块茎、草莓的葡匐茎
特别提醒
动物体细胞繁殖(克隆)技术,如多利羊的培养等也属于无性生殖 孢子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出的无性生殖细胞,而精子 卵细胞是有性生殖细胞,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3)特点:新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来的,新个体所含的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因而新个体能够保持母体的一切性状
2.有性生殖
(1)概念: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也叫做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①场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在花中进行 雄蕊的花药里有花粉粒,雌蕊的子房里生有胚珠 雄蕊和雌蕊是进行生殖的主要部分
②精子与卵细胞:通常一个成熟的花粉粒中含有两个精子 卵细胞位于胚珠中,胚珠的外层是珠被,里面是胚囊,成熟的胚囊中央有两个极核,靠近珠孔的一个比较大的细胞是卵细胞
③双受精: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在胚囊里,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3)有性生殖的意义
在有性生殖中,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由它们结合产生的后代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归纳总结
1.单细胞生物中普遍存在的无性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细菌等原核生物的分裂生殖不属于有丝分裂,而是一种特殊的“二分裂”方式
2.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比较
类型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亲本 只有一个亲本参与 一般有两个亲本参与
生殖
细胞 一般无,即使有(孢子)也无性别之分,不结合 有,且有性别之分,一般需结合
过程 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一般是生殖细胞→合子→新个体
性状
保持 其子代是母体的直接延续,变异少,能基本保持亲代的一切性状 其子代是双亲遗传物质的重组体,变异多,不利于亲代的性状保持
生物进化 一般对进化无促进作用 对进化有促进作用
3.特殊的有性生殖
(1)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形成雄蜂;(2)花药离体培养形成新个体;(3)试管婴儿的产生
【典例1】 (2011·辽宁联考)关于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性生殖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不产生生殖细胞
B.用马铃薯块茎的芽体繁殖后代是出芽生殖
C.雄蜂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就发育成的个体,所以属于无性生殖
D.克隆猫的产生属于无性生殖
[解析] 本题考查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种类 无性生殖过程中有的生物可产生生殖细胞(如孢子),但这种生殖细胞无性别之分,且不结合 芽体是出芽生殖中在母体一定部位长出的幼小个体,马铃薯块茎上的芽是植物的营养器官,用其繁殖属于营养生殖 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虽然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但是由性细胞发育而来,所以属于有性生殖中的单性生殖 克隆猫是通过体细胞细胞核移植培育而来的,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 D
【互动探究1】 (2009·上海卷)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优越性表现在通过有性生殖( )
A.可增加遗传物质重组的机会
B.可保持亲 子代遗传性状的一致
C.产生的子代都是二倍体
D.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子代数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概念 特点及其应用 有性生殖指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有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增加变异的概率,丰富了配子及子代的基因型,从而使子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与更强的生活能力,利于种群延续 发展 进化和适应环境 无性繁殖的优越性是繁殖速度快,且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答案] A
考点整合二: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
1.个体发育的理解
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终点是性成熟的个体 经过的过程有细胞分裂 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
2.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过程
(1)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完成以后,花被和雄蕊首先凋谢,柱头和花柱也随之萎缩,只有子房继续生长发育 在子房的胚珠里面,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种子的胚是种子植物植物体的雏形,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幼苗经过营养生长,成为具有根 茎 叶的植株 由子叶提供养料,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①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营养器官(根 茎 叶)的生长
生殖生长:生殖器官(花 果实 种子)的生长
②营养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进入到生殖生长阶段 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③花芽形成后
一年生和二年生植物:营养生长逐渐减慢甚至停止
多年生植物:每年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仍生长发育
重点归纳
1.果实各部分的发育来源 染色体数目(设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及基因型的规律研究
从图中可以发现:①极核与卵细胞有着共同的来源,因此,两极核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且与卵细胞相同;②两个精子来自于同一个花粉粒,其基因型也相同;③果皮 种皮是由母本细胞形成的,其基因型和染色体数目与母本相同
2.植物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的营养供应
(1)胚的发育所需营养主要由胚柄从周围组织中吸收提供
(2)胚发育成幼苗所需营养由子叶(无胚乳种子)或胚乳(有胚乳种子)提供
(3)幼苗经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才能发育成为性成熟植物个体,所需营养由自身光合作用及从土壤中吸收提供
【典例2】 如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
A.①是玉米个体发育的起点
B.②结构存在于大豆种子中
C.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D.图中内容包括了玉米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子的形成和萌发的相关知识 图中的①是种子的胚,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②结构是胚乳,成熟的大豆种子中没有胚乳;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全过程还应包括幼苗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答案] C
【互动探究2】 某种植物进行杂交,设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正常情况下开花结实,你能写出所结果实相关结构的基因型吗
果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胚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BB
aaBB
AaBb
AaaBBb
考点整合三: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1.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1)阶段:
(2)顺序:
2.蛙的胚胎发育过程
3.羊膜出现及意义
(1)具羊膜的生物:爬行类 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
(2)羊膜: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从胚胎四周的表面开始形成了围绕胚胎的胚膜 胚膜的内层称为羊膜,呈囊状,里面充满了羊水
(3)意义:羊膜和羊水保证了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 还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增强了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
4.胚后发育的两种形式
(1)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显著的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这种胚后发育是变态发育 如蛙 大多数的昆虫等
(2)直接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较小,幼体不经过明显的变化就逐渐长成为成体,这种胚后发育是直接发育 如猪 牛等,对于这些动物来说,胚后发育主要是指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的逐渐成熟
特别提醒
1.高等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营养供应问题
动物类型 胚胎发育营养来源 动物种类
卵生动物 全部来自受精卵的卵黄 鱼类、爬行类、鸟类等
胎生动物 早期营养来自受精卵的卵黄,以后营养由母体(胎盘)供应 哺乳动物
2.卵裂时期细胞体积及物质变化
从受精卵到囊胚(早期胚胎)过程中,由于存在呼吸作用消耗和卵裂,表现为有机物总量减少,但有机物的种类增加;细胞数目急剧增加,每个细胞体积减少;每个细胞中DNA含量不变,整个胚的DNA总量迅速增加
【典例3】 (2009·全国Ⅱ理综)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
B.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
C.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
D.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可发育成不同的组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个体发育的有关知识 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地更新,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的状态,因此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衰老 变态发育是指成体与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的差别比较大,而这种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鹿的胚后发育不是变态发育 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 原肠胚外胚层的细胞可以发育为皮肤的表皮 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内胚层发育为呼吸道的上皮 消化道上皮 肝脏及胰腺等腺体,其他的基本都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
[答案] B
【互动探究3】 (2010·南昌调研)下图为蜜蜂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②和④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十分重要
B.过程⑥为胚后发育,受环境条件(如营养物质)的影响
C.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组数目决定
D.在②和⑤过程中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解析] ②和④分别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十分重要 ⑥为胚后发育,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育成蜂王还是工蜂由营养物质决定 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受精卵发育成工蜂和蜂王,可见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组数目决定 ⑤为有丝分裂过程,其中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