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____ 即景课件(2课时46+5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____ 即景课件(2课时46+5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2 21:57:55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第2课时
田野即景
作者/贺易
第①段:总写秋天,突出“丰收”“美丽”。
第②段:动静结合,视觉、听觉与嗅觉结合。
第③段: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豆宝宝”写得生动可爱。
第④段:从形态、色彩、气味多角度描写秋天的果实。
我漫步在花园里,一阵微风吹过,银杏叶慢慢地从树上掉下来,宛如一只只金黄的蝴蝶翩翩起舞。瞧!那一棵棵挺拔的松树,真像正在站岗的士兵,在风中一动不动。
第⑤段:多处使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生动传神,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⑥段:结尾排比句充分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层次分明,描写有序。正文部分按空间顺序依次描写了田野里、黄豆地里、果园里、花园里不同的景物。结尾运用排比,照应开头,写出了自己的感想,表达了对家乡的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对原野景色进行了具体描绘,语言优美流畅,描写有诗意。抓住了景物的主要特点,写出了秋天田野的美丽和丰收景象。
雨湖即景
作者/宋依然
第①段:诗句引入,增添文采。
湖边的楼台亭阁,山丘垂柳,再加上蓝天白云,倒映在这清清的湖水中,简直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每逢假日,我和爷爷总要到雨湖来游玩,尽情地欣赏这如画的美景。
第②段:抓住湖水“清”和“绿”的特点。比喻贴切,写出了雨湖风景如画。
草捞到船里,养着活鲫鱼,走长江,过运河,进贡给皇帝品尝。皇帝也觉得鲫鱼味很美,就把诸家湖封为“御湖”,禁止老百姓下湖捕鱼。老百姓不买朝廷的账,不叫“御湖”叫“雨湖”。
第③段:传说故事为雨湖添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增添了文化内涵。
第④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雨湖的水养育了家乡的人们。
第⑤段:借想象与对比来夸赞雨湖。
本文层次清楚,中心突出。小作者开头引用古诗,赞美雨湖之美,先声夺人。正文以雨湖为观察点,东西南北四方景观尽收眼底;再注目雨湖,描写雨湖盛产的鲫鱼的独特,交代了雨湖之名的来历,间接赞美了雨湖的鲫鱼,
又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斗争精神;最后写雨湖的水质独特,造就了“博士街”,哺育了李时珍。结尾感情真挚,爱乡之情自然流露。全文写景语言优美,自然与人文相融合,是一篇优秀的写景范文。
海边即景
作者/胡启云
第①段:运用排比句对大海进行描写。
要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那样急切。我赶紧暗暗用力稳定好身体,看着脚下因用力而陷下的小沙坑,我笑了。
第②段:具体描写出大海的汹涌澎湃。
很快恢复如初,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赌气似的再次留下一串脚印,很快又被冲刷得一点不剩。如此数次,不亦乐乎。
第③段:从声音、形状、颜色等方面写出了大海涨潮的样子。
第④段: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此刻大海的不同——大海平静的美。
第⑤段:结尾表达了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作者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大海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既写出了大海波涛汹涌时的样子,也写出了平静时大海的美。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在向我们展示大海的美景的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内心对于大海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篇难得的写景佳作。
7
升格提优
家乡即景
家乡即景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第②段:此时会有感受,应把情感表达出来。
原文
提升点
近了,近了,那一排排的房子让人十分亲切。乡下人家一般都住着平房,房子的顶上是红色的瓦块,门的两旁不是挂着辣椒,就是挂着玉米,显出一种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的人家,窗户上面贴着“福”字或是“丰”字,看着非常喜庆。
升格文
有一条道路,我经常从上面走,它是连接乡村与田野的路。在这条路上,常常会看见放羊的老爷爷拿着鞭子,黝黑的脸庞荡着幸福,戴着帽子,一边走一边吹口哨,哨声悠扬响亮。而小羊们呢,则欢快地叫着“咩——咩——”小羊们只要一听到口哨就非常愉快,因为它们知道它们又可以随心所欲地玩耍,可以自由自在地吃着那鲜嫩的小草了。
第③段:这里条理欠佳,另外,口哨是听到的,所以前面加一个主语。
原文
提升点
有一条道路,我经常从上面走,它是连接乡村与田野的路。在这条路上,常常会看见放羊的老爷爷拿着鞭子,戴着帽子,黝黑的脸庞荡着幸福。他一边走一边吹口哨,哨声悠扬响亮。而小羊们呢,则欢快地叫着“咩——咩——”小羊们只要一听到口哨就非常愉快,因为它们知道它们又可以随心所欲地玩耍,可以自由自在地吃着那鲜嫩的小草了。
升格文
稍远处,有一条家乡的小河,它清澈见底,是那样碧绿如翠。小河里长满了青苔,微风吹过,青苔在河底飘飘悠悠,就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平静的河面上,几十支芦苇探出头来,它们经过风吹雨打,经过烈日暴晒,还是挺着腰,好像永远都不屈服!河里还有几条小金鱼。
第④段:长满河底的不是青苔,应是水草。最后一句没有写出鱼的神韵来,可以通过写它的动态来表现神韵。
原文
提升点
稍远处,有一条家乡的小河,它清澈见底,是那样碧绿如翠。小河里长满了水草,微风吹过,水草就在河底飘飘悠悠,就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平静的河面上,几十支芦苇探出头来,它们经过风吹雨打,烈日暴晒,还是挺着腰,好像永远都不屈服!河里还有一只大鱼率领一群小鱼在觅食。它们有时把头伸出水面来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时在水里不停地打转,好像在追自己的尾巴似的。
升格文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处处风景!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处处风景!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8
落日即景
惟楚有才
作者/周意竹
指导老师/陈慧
小作者真是个善于认真观察的孩子,他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写了落日黄昏中的牧羊人、鸟儿、红叶、青山和水库,之后,又按照时间变化,写出了这些景物的发展变化,展现了美丽的黄昏景色。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最后一句话非常具有积极意义——落日又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总之,全文文笔细腻,景物描写有序、生动,是一篇很成功的写景佳作。
天空即景
作者/郭盛祥
这篇习作写出了云的动态变化,“早晨”“渐渐地”“紧接着”等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的准确运用,让读者知道云朵变化的先后顺序。小作者在遣词造句上非常用心,文字生动具体,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天空画卷。(共46张PPT)
第1课时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按照一定顺序,动静结合地描绘景物。写前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1.习作内容
写本次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在“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由学到用、由读到写的训练。我们在四年级已经参照教参学会了较有条理地观察和描写景物,本单元进一步提出写出景物变化的要求。
2.习作素养
一是没有理清习作思路,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二是事物之间缺乏衔接,内容之间显得跳跃,没有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3.易错点
2
习作思路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次写作虽是写景,但是在细致描绘景物的同时,一定要借景抒情,表达出对景物、对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务必要从限定的范围中选材,即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且是一种或一处。不宜多选,多选既不符合题意要求,也不利于抓住细节详细描写。就眼前的景物来说,要选择熟悉和有兴趣的来写,如故乡的雨、田野的四季、无垠的大海、涓涓的溪流、宁静的乡村等。
写作对象
草拟文题
写作顺序
景物特点
谋篇布局
3
提纲:写这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的原因。
示例:我的奶奶住在偏远的乡村,那里美
得像一幅画。
提纲:按照文章的顺序先写一方面,做到重
点观察。
示例:乡村的前面有一条小河,这条小河弯
弯曲曲,阳光下波光粼粼,好不美丽!
提纲:再按一定的顺序写另一处。
示例:乡村的后面有一座山,山不是很高,
有时,我们会在周末举行爬山比赛。
提纲:继续变换观察点,写出景物的变化。
示例:乡村的四周被田野包围,随四季的变
化而改变,我们喜欢在这里玩耍。
提纲:总结全文,表达情感。
示例:我爱乡村,更爱乡村的人们,他们用
勤劳和智慧把乡村打扮得更美。
收尾
(5段)
4
锦囊妙招
①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构成更完美的整体。
动静结合,写出变化
②静态描写,要写出景物的外形、色彩和神韵;动态描写,要对事物的动作、声响、神态进行细致描绘,使景物传神、生动、鲜活。
③在写景的时候,要把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机结合,使景物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美,这样才能深深地感染读者,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
语段案例分析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课文《火烧云》选段
第一段话抓住火烧云的颜色,突出它色彩丰富的特点,表现火烧云的静态美。第二段话描写火烧云的动态变化,作者把它想象成一匹马,随着火烧云的不断变幻,马的形状也随之不断变幻,生动再现了火烧云的动态美。两段文字,由静至动,动静相辅,写出火烧云色彩绚丽、变化多端的特点,让人犹如身临其境。
遵循顺序,条理清晰
①由远及近法。既是观察顺序,又是描写顺序。“远观”是从整体上对景物进行描写,“近看”是对局部细节的描写。前者写景物的轮廓,即总体印象,是全景;后者是对局部,
对景物的某个特征进行放大,是特写。“由远及近”要注意方位的转变,景物的迁移,由大范围到小范围,由整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注意聚焦“近景”,抓住景物的细节特征和内涵神韵。
②移步换景法——写景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的画面,或者说按照地点的转移和变换的视角,把看到的不同景物记叙描写下来。
③时空切入法——巧借天气,将景物置于风霜雨雪中,写其品质内涵;紧扣季节,将景物置于春夏秋冬里,摹其形貌;穿插生命,用禽鸟虫鱼来活跃气氛;运用对比,将古今中外同一景物进行比衬。
语段案例分析
一片浮云飘来,为圆月蒙上了薄薄的轻纱,月光替大地罩上了朦胧的光影,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神秘。花苑最远处,小亭的倒影,恰似一幅古雅绮丽的逆光照,又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亭边,榆树投下一道道黑影,可爱的小柏树洒下斑驳离奇的图案,黑白相间,引人遐想。中间的大花坛,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儿,像无数张少女的脸。月光洒下,给她们罩上了乳白色的薄纱,微风吹过,香气袭人。
——习作选段
作者通过浮云遮月,物影婆娑,营造了一种静谧幽然的意境。这段话按照从高到低、从远到近的顺序,首句即从整体描写,其余语句则对月光下的景物分写。
寄寓思想,彰显主题
写景的目的,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要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无疑,写景作文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写景作文表达中心思想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借景抒情、以景明理。
①借景抒情,比如作者通过对家乡四季景物的描写,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种写法,往往会得到情从景生、情景交融的效果。
②以景明理。比如写夕阳的文章,作者通过对夕阳美丽景色的描写,告诉人们“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道理,提醒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以景明理的文章,立意高远,耐人寻味。
③“写景——抒情——明理”这样的结构应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注意“情”和“理”一般在文章的后几段或结尾呈现,用墨也不宜过多。
语段案例分析
晚霞在归巢的鸟声和人们欢乐的笑声中,收起了最后一丝光亮。看着渐渐消失的晚霞,我陷入了沉思:晚霞的生命虽然很短暂,但是它把最璀璨的一瞬间留给了我们;人生也是短暂的,我们何不去好好珍惜,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呢?
——习作选段
作者融情于景,在结尾处,由自然景观悟出人生道理,“人生也是短暂的,我们何不去好好珍惜,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呢?”这一句点明主题,感悟深刻,让人回味。
多用修辞,突出特点
每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时间变化、环境变化,景物也随之改变。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呢?那就需要神奇的三大“魔法”——比喻、拟人、排比。有了三大“魔法”,
你可以将此物变成他物,可以将物体变成人物,可以将一个变多个。
①比喻是“以物变物”,将有相似点和相通点的其他事物来比喻当前的事物。
②拟人是“以物为人”,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③排比是“以少变多”,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突出景致特点,抒发内心情感。
再看那几棵银杏树的叶子,也异常耀眼。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主色为黄色:有金黄的、鲜黄的、橙黄的、淡黄的……黄得明净,黄得酣畅。一阵风儿吹过,叶儿随风飘扬,像蝴蝶翩翩起舞,像小鸟展翅飞翔。这时,来到银杏树下,就仿佛来到了一片洒满黄金的地毯上。
——习作选段
语段案例分析
这段文字从色彩、叶落两方面来写银杏树。最主要的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银杏叶比作“小扇子”“蝴蝶”“小鸟”“洒满黄金的地毯”,富有动感,十分形象。
5
描写颜色的词语
语言积累
万紫千红
绿草如茵
花红柳绿
绚丽多彩碧水蓝天
翠色欲滴
粉妆玉砌
一碧千里金碧辉煌
苍松翠柏
青山如黛
红装素裹月白风清
姹紫嫣红
 
描写四季的词语
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风化雨骄阳似火
暑气蒸人
烈日炎炎
秋风送爽秋色宜人
秋高气爽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寒冬腊月
描写景物的词语
月色溶溶
静影沉璧
薄纱轻笼
月光皎洁
修竹成林
一枝独秀
水平如镜
郁郁葱葱
冰清玉洁
傲雪凌霜
青松翠竹
亭台楼阁
写景物变化的句子
秋,在这迷人的季节里,一片片树叶从枝头飘落,一群群大雁排着人字形往南飞,一块块成熟的高粱好似飘来的晚霞,一朵朵金黄的秋菊开得更加灿烂。
淡蓝色的晓雾,从草丛和茶树墩下升起来了。枸橼花的清香、梅和枳的清香,混合在晨雾当中,整个山坞都是又温暖又清凉的香气;就连蓝雾,也像是酿制香精时蒸发出来的雾气。
寄情于景的句子
月上柳梢头,在身边洒下斑驳的投影,或朦胧或清晰,串起那些美丽的过往,回味久久。
清灯孤伴,冷月浅照,依然孤单地行走。冰冷地凝望,才发现,这孤独一直沉重地背负,不曾卸下。
精彩开篇(设置悬念)
许多美景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是否留意、是否发现、是否静静欣赏并沉醉其中呢?清雅景致,就在身边,我曾见过,令人久久难忘……
这个开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并通过设问设置悬念,使读者产生探求的兴趣。到底是什么景致让作者“久久难忘”呢?
雨停了,阳光放射出它温柔的光芒,天空中出现了彩虹,犹如一座七彩的桥架在天宇,我的心也变得纯洁、明净。
精彩结尾(景物烘托)
这里描写雨停之后的景物,有阳光也有彩虹,表明了作者的心境,让读者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