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2 07: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 分数的意义
第1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学内容】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材第63~6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并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你们认识吗?(出示分数)
提问:看到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请用说一句话。
小结: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来表示。
2.师:同学们对分数了解得真多!今天我们再次来探访分数这个老朋友,相信你会对分数有更新的发现。[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数的意义。
(1)出示教材前两个图形;一个被平均分成4等份的正方形和4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图中的可以表示什么?
汇报:图1是把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3份,就是。
图2是把4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3个三角形,就是。
(2)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数学上我们称它为单位“1”。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画一画。
一个图形被两张纸遮住了,只露出了这个图形的是,画出这个图形来。
学生动手操作画一画,并展示画法。
归纳:一个图形的是两个小正方形,所以原来的图形只要有8个正方形就可以了,图形的形状可以不同。
3.认识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师:这儿有三盒水笔,请你们从每一盒水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请三名学生到讲台前)
师:为什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水笔的,拿出的支数却为什么不一样呢?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6支,全部水笔的是3支。
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8支,全部水笔的是4支。
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10支,全部水笔的是5支。
小结:我们把水笔的总支数叫整体,将取出的叫部分。水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它所对应的部分,的量也就不一样。
三、巩固提升
1.分数小游戏。
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大组人数、小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400人)、全校总人数(2000人)的几分之几。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发散: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2.估一估。
出示题目:一个整体的是,这个整体会是下列哪个图形?
请学生先估计,然后再算一算,说说思考过程。
四、课后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主画一画,小组内举例说一说。
2.“练一练”第2题。指名学生说说理由。
3.“练一练”第3题。独立填空,集体订正。
4.“练一练”第4题。学生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师巡视,指导学困生。全班交流。
5.“练一练”第5题。独立思考,全班交流,说说理由。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
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会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拿笔、画一画等活动,在各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下构建分数的意义。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