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2 07:3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二)
【教学内容】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材第65~66页)
【教学目标】
1.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2.结合制作“分数墙”的活动,认识分数单位。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单位。
一、谜语导入
1.你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
一分为二(  )  七上八下(  )
百里挑一(  ) 十拿九稳(  )
2.一个图形的是K,那么这个图形是(  )。说一说你的做法。
师:看来你是把这个图形的作为了一个标准,4个它也就是整体“1”。
师:我们以前已经认识了整数的计数单位,那么来看213,你能说出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吗?
学生回答。
师:我们在度量长度、面积时也都使用过单位,谁来说说单位。
二、探究新知
1.量一量。
(1)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是多少。
学生动手量一量,得出:
用纸条量数学书的宽,正好3次量完。用纸条量数学书的长,量了4次还有剩余,但5次不够。
(2)你能帮淘气继续量下去吗?看一看,再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
学生动手测量,得出:将纸条对折去量,还是不能正好量完。将纸条再对折去量,书中剩余部分的长度与这次折出的纸条差不多,也就是书中剩余部分的长度与纸条长度的差不多。
(3)用刚才的纸条量一量身边其他物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学生选择物体,动手量一量,再交流汇报。
2.想一想。
出示“分数墙”,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1)单位“1”是由2个,3个,4个,5个……组成。
(2)分子都是1,分母越小的分数越大。
(3)单位“1”都是有几个几分之一组成。
师:看起来,几分之一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量。几分之几就是几个几分之一呀!
3.师生共同总结。
揭示分数单位的含义:像,,,,…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任何分数都有分数单位,分数单位就是将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该分数的分数单位。
同时总结出:>,>,>…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教材第66页“练一练”第1题。
2.教材第66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讨论交流。
3.教材第66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练习,并说说自己的解答过程。
4.教材第66页“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
本节课设计了动手实践和“分数墙”两个大环节。首先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认识到量物体不够整长度时,可以把纸条对折再对折来量,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分数墙”以较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分数单位,体会比较此类分数大小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