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可能性
第1课时 谁先走
【教学内容】
谁先走(教材第101~103页)
【教学目标】
1.根据生活经验和试验数据,判断简单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2.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3.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难点】
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喜欢下棋吗?谁会下棋呢?其实老师是个棋迷!看!老师在前面已经摆好棋局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哪位同学有兴趣和老师较量一下?
师:老师有个疑问,谁先走棋好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稍加思考后说说自己的办法。
(预设:学生可能想到以下办法:“剪刀、石头、布”、掷骰子、挪硬币等多种)
教师板书游戏名称。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很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办法都可以吗?
2.出示课本情境图。
星期天,小明和小华准备下棋,在决定谁先走时。他们俩争先恐后地说:“我先走!我先走!”,你能替他们想个办法,决定谁先走吗?
二、探究新知
1.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引导验证:淘气想用抛硬币的方法来确定谁先走,他的方法行不行呢?我们做试验验证一下。
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先分好工。
(2)每人连续抛5次,做好记录。
(3)把每次正反面记录下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试验结果,分析数据。
师:看来,用投硬币的方法还是比较公平的,因为: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会出现两种可能的结果(正面朝上、反面朝上),这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因此,这个方法公平。
2.掷骰子活动。
(1)笑笑想用掷骰子的方法来确定谁先走。她是这样说的:“点数大于3,小明先走;点数小于3,小华先走。”你们觉得笑笑这个办法怎么样?公平吗?通过试验来说明问题。
要求:4人为一小组开展活动。
每人掷5次,1人负责记录,另一人监督。如果掷到3,重来一次。合作掷完后,认真观察并分析你们掷的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试验结束后,展示各小组掷骰子的结果。
(2)修改规则使其公平。笑笑的办法不公平,那你能修改笑笑的办法使它对双方都公平吗?并说一说为什么你的办法是公平的。
小结:由此可见,要判断游戏是否公平,关键是看他们的可能性。可能性大,赢的机会就多;可能性小,输的机会就多;只有当可能性相等,输赢的机会一样时,游戏才是公平的。
3.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你能不能也设计一个对小明和小华都公平的方案,帮他们解决谁先走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方案。
选出最公平的方案。
小组汇报:(1)摸球的方法;(2)石头、剪刀、布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2页试一试。
理解题意,同桌用瓶盖做试验,记录游戏结果。
分析数据,交流讨论,汇报结果。
师:为什么抛硬币的方案是公平的,而扔瓶盖的方案却不公平?
小结:因为瓶盖盖面一侧重一些,所以扔出后,落下时盖面向下的可能性远远大于盖面朝上。
2.“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一练”第2题。
先猜一猜这个游戏是否公平,再同桌合作抛围棋子,验证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3、4题。集体交流。
5.“练一练”第5题。
先让学生做游戏,然后通过游戏来说一说这个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
注重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生成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本课学习的是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有不同程度的体验,而且与游戏规则密切相关的知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相等与不相等学生已经学过。为此教师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自主的探索空间里,主动构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