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12 06:34:2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日本的崛起过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过程与方法:
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
横向比较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
 教学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与表现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发展与多极化格局的关系
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走向联合的欧洲
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欧洲怎么就能联合起来啦?大家知道,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燃起战火的,欧洲国家像法德、英德矛盾应该很深的,可以说是世仇啊,怎么就能联合起来呢?
 一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欧洲经济的发展对他们政治上的联合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你们在政治上学过了吗?经济是一条神奇的纽带,它能联系你我他,甚至能够将昔日的仇敌,变成今天的朋友——经济决定政治!欧洲经济的发展促使欧洲国家在政治上的联合,而反过来呢?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反作用,欧洲得联合又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那么,欧洲的联合除了经济发展的需求,还一有什么原因吗?谋求政治上的独立和安全。
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独立和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就必须联合起来,加强团结合作。
欧洲联合和建立统一欧洲的思想早在中世纪末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形成,是欧洲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根植于对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眷恋,希望欧洲停止分裂,实现欧洲的持久和平。不少欧洲的大师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包括政治家丘吉尔都主张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欧洲的联合表现在——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共体)。那么,欧共体由哪三部分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建立后,他们采取的措施: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在欧洲共同体内部实现大部分商品的自由流通。实行共同的农业和渔业政策。同时,欧共体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的方向发展,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上的进一步联合。
刚成立的时候,欧共体包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联邦德国。从1973年到1986年,欧共体又进一步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欧共体已经发展成为欧盟,并且欧盟还在不断地东扩,东欧的许多国家已经相继加入欧盟,欧盟现在正在和土耳其的加入处在谈判之中。这说明了欧洲的联合还在继续,欧洲的政治经济实力在不断的增长。
欧洲经济政治实力的不断增长这对美苏两极格局来说是一个明显的挑战。
2.日本的崛起
与此同时,美苏两极格局的另一个挑战者日本开始迅速崛起,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经济实力就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种飞跃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⑴美国的扶植: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重点由强调日本执行战争赔偿转到扶植日本发展经济。1948年后,先是削减日本甚至免除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发还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同时,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⑵日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
①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集团和忧患意识。使日本人比其他民族更有能力根据自身愿望,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求发展。
②“拿来”主义,为己所用。日本从西方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还引进了大量的先进管理经验。日本人将这些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日本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③重视教育的普及和人材的培养。从明治维新开始,政府就鼓励留学,在国内力倡“文明开化”,开启民智。这使得日本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本的国民素质大大提高。
④解散财阀。战后解散财阀使日本经济结构中的封建性、军事性被消除,日本的经济结构不再是对外侵略的温床。通过改革,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了新的经营者阶层,这为日本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通过改革,日本经济的竞争性大大加强,推动了技术革命和设备投资,为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⑤实行“五大改革”。即赋予妇女参政权、保障工人组织工会权、教育制度自由化、废除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
⑥制定新《日本宪法》。新宪法确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否定了“天皇主权”论,从而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为日本战后的走向民主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战后日本政治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对日本战后复兴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它使日本人摆脱靠战争发财的幻想,他们认识到日本要想再度崛起,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走经济大国的路子,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总之,日本经济的腾飞给我们很多启示,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而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之后呢,它又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最近日本联合其他几个国家要求扩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和谋求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不结盟运动和中国
阅读书本183页到184页,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形成、内容及影响。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⑴.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⑵.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
二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为维护独立、主权和发展经济,既需要国际合作与团结,又不愿介入美、苏的争霸斗争,他们采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独立,奉行不结盟的政策,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被称为“第三世界”。这就是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接着我们来看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不结盟运动兴起后,帮助了其他一些还没有独立的、曾受殖民压迫的落后国家开展解放运动。⑵.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殖民国家的独立,并且以一种新的力量参与国际事务,这表明过去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⑶.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⑷.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
二战后美苏争霸造成了彼此实力的下降,与此同时,战后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西欧、日本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另外,随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世界日益显示出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日益强大,这些因素促使世界走向多极化发展。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