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建立整时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主要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和家庭教育,大部分的认识方式不规范,缺少系统性,五花八门。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升华、提升和总结。
3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4教学过程
4.1.1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1、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它是谁呢?(课件出示喜羊羊的图片)喜羊羊特别爱学习,你瞧,一早起来就背着书包去上学,它还要叫上它的好朋友懒羊羊一起去。可是,懒羊羊喜欢睡懒觉,总是迟到。这可怎么办啊?终于,喜羊羊想出了一个办法,送了一个礼物给懒羊羊,结果懒羊羊真的没有再迟到。你们猜猜,喜羊羊送了什么礼物给懒羊羊呢?(闹钟)那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 2、欣赏各式各样的钟表
???? 闹钟是钟表的一种,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喜羊羊的钟表店看一看。
(二)揭示课题:钟表不仅有美丽的外表,钟表上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4.1.2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认识钟表
????(三)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仔细观察你手中的钟面模型,钟面上有什么?
全班交流: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指针
认识并区分时针和分针:时针和分针长得一样吗?怎么区分?(时针又粗又短,分针又细又长)
????同学们,你们真棒!奖励你们一个大拇指!(师伸出一个大拇指)如果用我们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表示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你觉得大拇指是像什么针?食指呢?为什么?
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转动
提问:平常你们有没有注意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转动的呢?用手比划一下。
师讲授:我们把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转动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想一想,时针和分针谁转的快些?
3、认识整时:
(1)出示三个钟面:你认识钟面上的时间吗?
(2)?指名回答,说说是怎样认的。
(3)全班交流
(4)小组讨论:三个钟面的指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三个钟面分针都指向12,分针指向12表示的时刻就是整时。即时提问:整时的时候分针都指向几?
?(6)想一想,说一说:怎样认识整时?
????总结方法: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4、介绍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文字表示法和电子计时法。学生尝试写一写。
???(四)课间休息:欣赏歌曲《时间向小马车》
???(五)课堂练习:
??1、认一认:快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说是怎么看的。
??2、拨一拨:在钟面学具上拨时间。
??3、画一画?:根据要求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
??4、议一议:(出示课件)为什么同样是10时而小朋友做的事情却不一样?
????(六)、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
???(七)、布置作业:填写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