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复杂“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学习内容
较复杂的两步解答“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课本P78例2,练一练1-5题)
学习目标
1、理解稍复杂的“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结构特征,并学会用方程或算术法解答。
2、能找出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2、难点:分析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会列出方程。
3、关键: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只列式不计算。
1、甲数占乙数的,甲数是40,乙数是多少?
2、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男生有120人,女生有多少人?
3、苹果树有60棵,苹果树的棵树是梨树的,梨树有多少棵?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方程或算术式解答。
(2)说一说这3题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回答,师引导归纳问题结构:
一个数(单位“1”) × 几几= 具体量
未知 已知 已知
(3)说一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你是怎样算的?
这节课我们学习稍复杂的两步解答“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板题: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是多少,求这个数”应用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稍复杂的“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结构特征,并学会用方程或算术法解答。
2、能找出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
要想达到学习目标,就要靠大家认真看书自学来完成了!下面请看自学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78页的例2,重点看线段图和绿底色文字,思考以下问题:
1、试着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标明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并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并解答,你能想出几种解法?
3、你会用算术法解答这道题吗?试试看。
(6分钟后,比谁的自学效果好!)
师:自学时间6分钟,不懂或不太懂的地方先做上记号。比谁自学最认真、效果最好。自学竞赛开始!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遇到不自觉学的学生给以提醒。使每位学生都能认真自学。
五、小组合作交流指导
掌握的知识在对子或小组之间交流看意见是否相同,不懂的问题重点讨论,4分钟后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好!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组都做到积极合作交流,发现问题以便后教。
六、汇报展示指导
展示时针对自学指导里大家都会的问题略展示,对有挑战性的问题重点展示。展示形式由各个小组商定,可以口述展示,可以借助白板把自己小组的成果展示出来,也可以板演展示等。对展示高效的小组老师的评价要起到引领的效果,让各个小组知道怎样的展示才是高效的。一个小组展示完,下面的小组可以质疑,补充,评价。
师:通过刚才的展示,老师发现各个小组的自学、交流效果的确很好。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的检测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七、展示提升
1、舞蹈小组有24人。舞蹈小组的人数比声乐小组的人数少17,声乐小组有多少人?( 找两名学生板演,用方程和算术两种方法解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
2、先找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花生油的桶数比大豆油的桶数多13
把( )看作单位“1”
大豆油的桶数+( )=花生油的桶数
大豆油的桶数 ×( )=花生油的桶数
(2)白粉笔的盒数比彩色粉笔的盒数多45
把( )看作单位“1”
彩色粉笔的盒数+( )=白粉笔的盒数
彩色粉笔的盒数×( )=白粉笔的盒数
3、解决问题我能行
(1)小原家十月份的电费是72元,比九月份多17,九月份的电费是多少元?
(2)江汉小学修一条跑道,实际造价18万元,比原计划节省110,原计划造价多少万元?
(学生先独立完成,展示时可以随机提问每小组成员代表展示,展示时可采取口答、白板展示成果等方式,展示过程中教师或会的学生针对展示的情况指导、点拨或讲解,进行后教。)
八、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好,写得认真,坐姿端正。
九、巩固提升:
1、必做题:P79第1、2、3题。
2、选做题: P79第4、5题。
板书:
稍复杂“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是
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找准题中单位“1” 量
正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课后反思:
本堂课我设计了“题目——线段图——等量关系式——解决问题”这样四个环节来教学例题的第(1)个问题,以使学生很清晰地掌握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教给他们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由分数乘法意义扩展到除法意义而产生的应用题。这类应用题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由于这类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的逆解题。因此,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学生对找单位“1”的量基本掌握,但抓住重点句说出数量关系不够熟练。?2.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准确抓住数量的等量关系。 3.会选择所需要条件分析解答。? 这节课的教学,我重视了让学生找单位“1”,找相等关系,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把课本上两种解题方法进行很好的对比。今后练习课上还需指导学生理解两种解题方法的不同思路,另外要指导学生养成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最终达到熟练掌握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