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减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减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2 07:5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时 减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知道减法的含义,会看图说一说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复习数的分解:在□里的数是多少。
2、在情境中理解“减法”的含义。
老师左手拿起4支粉笔,右手从左手中拿走1支粉笔。(把你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
教师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抓住“还剩”一词,告诉学生:这样的过程我们用“减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减法”的知识。
二、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
1、出示主题图、理解图意。
(1)问题:仔细观察,还剩几个气球?你是怎么想的?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小丑手里拿着4个气球,飞走了1个)
(2)问题:你能用圆片来摆一摆刚才的过程吗?
指导学生先摆4个圆片,再拿走1个圆片,剩下了3个。
师引导说:像这样,从4个里面飞走一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让学生体会到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减法。(板书课题:减法)
(老师和学生一起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1)理解小丑手里拿着4个气球,飞走了1个,用减法计算,并认识“-”。
(2)师指着“-”:这个符号是减号,表示从4个气球里减去了1个气球,一起读一次“减号”,这个式子读作4减1。
(3)引导学生结合减法的意义计算4-1,并写出得数,学生齐读减法算式。
(4)理解点子图的意思。(指导学生明确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圈了1个,表示去掉1个,也就是减去1个)
三、在活动中强化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1、结合第26页的气球图,进行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减法的含义。
演一演,先请4位学生到前面来,又走了1位,用减法算式4-1=3表示。
  
2、举例说说4-1=3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哪些事。
例: 4个苹果吃掉了1个,还剩3个苹果。
师总结:像拿走了、飞走了,或者是吃了、坏了等,都表示去掉,要用减法计算。
四、反馈评价
1、第26页做一做第1、2幅图。(课件出示)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比一比谁说得好,再在全班交流。
(2)教师在学生汇报后,可以提问,算式中的5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等号后面的4表示什么?“-”表示什么?(第二幅图方法相同)
2、同桌合作,说一说第3幅图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问:有不同的意思吗?最后归纳3-2=1在这幅图中有2种含义:
(1)表示从3只纸鹤中拿走2只纸鹤,还剩1只纸鹤。
(2)表示3个学生中走了2个,还剩1个学生。
五、操作巩固
1、老师先摆2个圆片,然后拿走1个,请学生根据老师的操作说一个减法算式。
2、学生操作游戏:一个同学摆学具,一个同学说算式,然后交换过来。看哪些同学合作得最好,能得到今天的合作星。
3、小结:从小朋友的合作操作中可以看出,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都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都用减法计算。
六、总结拓展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的,说一说好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第26页做一做的第三幅图中,学生受例题的影响,只看到了3个纸鹤,拿走了两个,用减法计算3-2=1,很少有学生关注到3位学生走了两位。在此一再提示:“3-2还可以表示其他的意思吗?”有的学生说“3个纸鹤,有2个黄色的”,虽然学生没有说到,但我认为这样的想法也是对的,也符合减法的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