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节
H2O
H2O
H2O
我们都向往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河水……哪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H2O
电解水试验
电解水试验
现象:
1、电极上出现了气泡
3、V正,气体 : V负,气体
=1:2
接通直流电后,两只玻璃管内液面有何变化?
两侧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正极液面高于负极。(中间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2、负极能气体被点燃,3、正极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电解水试验
结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是氧气。
结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是氢气。
“正氧负氢,正1负2.”
分解反应:(一变多)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 H2 )
( O2 )
( H2O )
水的化学式是 H2O
现象3:与正极相连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现象2:与负极相连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被点燃,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水分子(看图造句,看谁最多?)
O
H
H
O
H
H
水分子分解时:
O
H
H
O
H
H
水分子分解后:
O
H
H
O
H
H
水分子分解(图解)
O
H
H
H
O
H
O
H
H
O
H
H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O
H
H
H
(2)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原子不可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新分子。
分 子
化分
原 子
聚集成
新物质
新分子
重新组合
聚集成
H2
O2
H2O
化学反应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
结论(比较):1、说明水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2、水分子由氢原子(H)、氧原子(O)两种原子构成。
3、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4、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4、实验结论: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____和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改变了,而原子没有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新分子。(34页2)
交流共享: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2H2O?=?2H2↑+?O2↑
通电
氢气
氧气
(1)说明水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
第二课时:水的合成
氢气的可燃性 实验探究2-3
实验现象:(33页1)找出关键词。
结论:H2+ O2→H2O
点燃
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 →水
点燃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化合反应(多变一)
氢气与氧气点燃前:
O
H
H
O
H
H
点燃时:
O
H
H
O
H
H
燃烧后:
O
H
H
O
H
H
合成水(图解)
O
H
H
O
H
H
水分子
H
H
H
H
O
O
氢分子
氧分子
氢气的爆炸极限:4%---72.4%
说明: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的粉尘与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可燃性气体发生池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爆炸
氢气纯度检验的方法:
1,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松开大拇指,如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需再检验.直到听到的响声很小.
1、冰是沉在水下面,还是浮在水面上?与水的哪个性质有关?
2、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为什么常将瓶子冻裂?
3、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 。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
现出来的性质 。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水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即1个大气压下)纯净水: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凝固点
(冰点)
沸点
无色
无味
液体
4 ℃时密度最大为1
0℃
100℃
无色
无味
气体
氧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1.429g/L
空气: 氢气(H2):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氮气(N2):
29
32
44
2
28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无色
无味
气体
密度最小的气体
氢气的物理性质
1、纯净的水是 ( )
A.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B.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2、水是什么构成?一个水分子的由是——构成。
3、在水分解过程——发生了改变而——和——没有改变。
A 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电解时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质量比是1:2.
B.水分子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C.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通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