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
2.借助钟面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整时;知道;会用两种形式表示时间。
3、通过拨钟面的活动,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很小,刚刚入学,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有关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的生活、学习也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来安排,但他们对钟表的认识是模糊的,没有建立正确而又清晰的表象。本节课提供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原有对钟表的经验,从兴趣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中认识钟面、发现整时的特点,学会认读整时 。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会认、读写整时。
2.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特别是特殊时刻的认识。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猜谜语,导入新课
1、教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听!(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猜。
2、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钟表,你见过这些钟表吗?(课件出示不同的钟表)
3、这些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认识钟表》。(揭题板书)
活动2【讲授】建构钟面
(一)认识钟面
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钟面,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钟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1、同桌交流,看钟面。
2、集体汇报交流,说钟面。
数字:有那些数字?一起读一读。能记住这些数字的位置吗?(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画钟面)重点强调钟面上上下左右的数字。
刻度:观察得真仔细,两个数之间就是一个大格,数一数你的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
指针:知道这两根针的名字吗?说一说他们是什么样的?先指两名学生说,教师再强调说明,长长的叫分针,短短的叫时针 。时针和分针除了外型上不同,还有什么特点呢?(课件演示转动的钟表)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1、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2、转动的方向。相机了解顺时针方向。
3、巩固练习:
同桌互指学具钟上的时针和分针。
集体转动学具钟上的时针和分针。
活动3【讲授】二)学习认、写整时。
1、认识了钟面,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还能告诉我们时间呢!(课件出示情境图)瞧,妈妈正在叫小红起床啦!你知道小红起床的时间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A.看钟面。强调7点是生活中的口语,数学上把7点叫做7时。7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向哪?
B.看电子表。除了钟面上告诉我们7时外,还有什么地方也告诉我们7时了?电子表上的时间是由数字和小圆点组成的,出示两个电子表的时间,读一读。这也是时间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巩固认读方法。
出示8时和4时的钟面,学生认读时间,并巩固两种表示方法。
观察小结整时的认读方法。
观察黑板上的三个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认整时的方法,长长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活动4【活动】活动反馈
游戏。分别出示3时、11时、6时和12时的钟面,学生从桌面中选择正确的卡片。
拨钟面。
教师说一个时刻,学生动手拨钟面。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整时拨一拨,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整时。
活动5【练习】实践应用
(一)小明的一天:学会了认钟面,还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小明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说。说一说小明几时在做什么?
写一写,打开书选择一种时间的表示方法,把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写出来。
了解一天中有两个9时。
小结:小明的一天多充实呀,像这样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学习更优秀。
开阔视野,认识古代计时工具。
课件出示古人计时工具,了解日晷和铜漏壶的计时方法。
(三)全课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钟面,小朋友们可要做时间的小主人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调查爸爸、妈妈的上、下班时间,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