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7课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2 16:5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目标: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激情导入,揭示主题;诵读全诗,整体感知;自主感悟,自由表达;对比朗读,加深感悟;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有关鲁迅的资料及幻灯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导入:人都有生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 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问题上,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哪个同学能举出这两方面的例子?
学生举例,教师评析、小结。
2、根据本课内容,介绍鲁迅的《自嘲》和散文诗集《野草》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
听课文录音,把握诗歌的节奏及韵律
学生自读诗歌感受
指名读诗歌,集体评议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诗歌、
分小组自学、讨论,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的结构层次
选代表汇报,教师适当点拨
指导有感情朗读
小结,板书
精读诗歌,领会诗歌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的感情。
指名朗读诗歌,读出各节的真实情感。(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可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或者变化语气、语调使学生真正把握诗歌的内在感情)
拓展延伸
作业:
收集有关鲁迅的名言,积累。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板书设计:
有的人
有的人 有的人
死(肉体) 活(肉体)
活(精神) 死(精神)
作牛马 骑头上
记住 摔垮
(对比)
教学反思:教学之前我有些疑虑,如何让学生领悟到课文的深刻内涵,感情受到触动。最后我决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对比朗读去让学生感受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不同的结果,从而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的爱憎和人生理想。不过,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牵着学生的地方还多了点,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够。教学过程中对小环节与细节的时间缺乏基本的预设,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由于时间设计的失误,写的训练也就没有时间给予落实。另外,教师主导下师生单向互动的时间过多,没有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也影响了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一些学生陪着学习的状态因此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