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古诗词诵读3.春夜喜雨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古诗词诵读3.春夜喜雨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2 16:4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课题
古诗词诵读?春夜喜雨
主备人
课时
10
辅备人
【学习目标】
1.诵读《春夜喜雨》,让学生进一步增加积累。
2.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从而为更高年级的学习作好准备。
【学习重难点、关键】
1.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疏通《春夜喜雨》大意。
2.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和注释,联系上下文疏通大意,想象意境。
【课前预设】
本课教学策略:迁移运用借助注释、插图,展开想象,疏通大意,诵读古诗,增加积累古诗词。
学习流程
【课上生成】
【自主学习】
1.先读读诗文,再仔细观察插图,结合注释展开想象。
2.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zhòng)/锦官城。
3.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尝试背诵。
【合作探究】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的首联用一个“好”字便点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把春雨写得仿佛通了人性,特地选在这个万物萌生、急需雨水的时节降临。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的颔联进一步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雨的“好”:它不仅来得正是时候,而且是随着和风在夜里轻轻到来,没有猛烈的声势,也没有凄苦的气氛,不扰人,不恼人,充满了温和、可亲之感。正是由于这场雨“细而不骤”,所以才能润物无声。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颈联写野外一片漆黑,只能辨认出江船灯火,说明天色阴沉得厉害,雨一时不会停,能够真正地“润物”了,可见真是一场“好雨”!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人不禁生发出想象:这样一场雨过后,万物一定能得到足够的滋润,开始萌芽生长。最能代表春景的莫过于花,诗人想象第二天清晨,春花会带着充足的水分绽放,潮湿的花瓣看上去似乎沉甸甸的,整个锦官城都要被这艳丽的春色覆盖了。
【展示交流】
1.诗词大意:这场雨像是知道时节到了似的,正在这春天前来滋长草木。夜雨悄然无声,在不知不觉中随风而至,温柔地滋润大地万物。阴云密布,野外一片漆黑,唯独江船上的灯火明亮可见。到了早上,那被春雨滋润而显得沉甸甸的花朵,恐怕就要铺满整个锦官城了。
2.诵读古诗。《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诗人居住在成都的草堂,生活相对安定,恰逢春夜降雨,故赋此诗。
【达标检测】
背诵《春夜喜雨》
附: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好:知、当、潜、细、俱、独、红、重(喜)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