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96页 分类与整理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对一些物体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熟练掌握分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分一分、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小组合作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具体、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复习,沟通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的好习惯。
突破重、难点
重、难点:梳理所学的知识,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突破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及组内交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课件出示商店物品摆放图)
生:哇!好整齐,好漂亮!
师:同学们,你们看商店里的物品摆放的多么整齐,让我们一眼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复习分类的概念: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七就叫分类。)
引入课题:总复习 分类与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商店整洁的物品摆放,懂得物品整理的必要性。
课堂探索
师:强强搬了新家,他邀请大家去家里做客,大家高兴吗?
生:高兴
师:强强想请大家喝饮料,可是他家的杯子太多了,能帮他分一分吗?
生:好啊!
(多媒体出示杯子图片)
要求:学生按要求分类并整理分类结果。
先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回答
生1:按有无杯盖分;
带盖的杯子有2个,无盖的杯子有5个。
(适时鼓励:你的发言简直让人刮目相看,太精彩了。)
生2:按有无杯把儿分;
带杯把儿的有4个,无杯把儿的有3个。
(适时鼓励:你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同的想法。你很棒!)
师:看来同样的东西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分出的结果也不同,谢谢你们帮强强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标准来分杯子。
师:孩子们,我们也来分一分我们手中的图形吧!小组合作完成。在分类的过程中,请做好以下记录;
先确定一个分类标准。
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活动时间5分钟)
师:看到大家讨论的那么认真,那么激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
高兴。各组也都整理出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成果吧!
(小组代表回答)
代表1、按形状分;
三角形有5个,圆形有4个,长方形有3个。
(适时的给予表扬;你们小组真厉害,观察的很仔细。)
代表2、按颜色分;
红色的图形3个,黄色的图形有5个,蓝色的图形有4个。
(适时的给予表扬;哇!你们小组配合的真好,记录的很详细!)
提问;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图形分的更细一些呢?
(生思考 师引导 多媒体出示表格)
表格汇总;生尝试完成
-8699520320 颜色
图形
红色
黄色
蓝色
合计
三角形
0
3
2
5
圆形
2
2
0
4
长方形
1
0
2
3
合计
3
5
4
12
师:转眼间,发现孩子们分类整理的本领大了,强强这里有串小彩旗,你们能帮他分一分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十九”的第15题。)
设计意图:利用情景将同一类习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独立完成、指名做出判断
(1)按颜色分
红色小旗共有( )面 ,白色小旗共有( )面 。
按形状分
长方形小旗共有( )面,三角形小旗共有( )面。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认真完成
指名回答
集体点评
(适时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强强说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道题,他没想出来,你们愿意帮他吗?
生:愿意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十九的思考题”)
教师要提醒学生理解什么是“完全一样”,应该如何验证。
学生操作完成后,展示学生的分法,教师可作一定的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体会成功的喜悦。
课堂小结
(时间约为4分)
师:同学们,这节课的旅途愉快吗?
生:愉快
师:说说你的收获吧!
(指名说一说)
学生谈收获时,教师可结合黑板上的板书强化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师:你还有哪些疑问吗?
(师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的疑问)
强强:今天我特别高兴,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请大家做客,同学们,再见!
作业布置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后回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
板书设计
总复习 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按形状分 按颜色分
动手分一分
小结: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整理的结果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