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3)》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3)》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3 12:3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28.1锐角三角函数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还记得我们推导正弦关系的时候所得到的结论吗?即

,你还能推导出sin60°的值及
30°、45°、60°角的其它三角函数值吗?
情景导入
1.
理解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由来。
3.
熟记三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准确地加以运用,根据一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
2.
运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自主探索,推导出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学习目标
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
锐角?分别求出这几个锐角的正
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
设30°所对的直角边长为a,那么斜边长为2a,
另一条直角边长=
30°
60°
45°
45°
30°
新知
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

探究新知
设两条直角边长为a,则斜边长=
60°
45°


30°、45°、60°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如下表:
锐角a
30°
45°
60°
sin
a
cos
a
tan
a
三角函数
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这张表有哪些规律?
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cos260°+sin260°
(2)
解:
(1)
cos260°+sin260°
=
1
(2)
=0
考点探究1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运算
提示:sin260°表示(sin60°)2
这道例题的两个式子中包含几种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含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计算注意事项:
(1)熟记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是关键;
(2)注意运算顺序和法则;
(3)注意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准确代入.
方法点拨
1.计算:
(1)
sin30°+
cos45°;
解:(1)原式
(2)
sin230°+
cos230°-tan45°.
(2)原式
=1-1
=0
巩固练习
解:在
Rt△ABC中
A
B
C

∠A
=
45°.

考点探究2
利用三角函数值求特殊角
例2
(1)
如图,在Rt△ABC中,∠C
=
90°,

,求
∠A
的度数;
探究新知
解:在
Rt△ABO中
A
B
O

α
=
60°.
(2)
如图,AO
是圆锥的高,OB
是底面半径,
,求
α
的度数.

2.
在Rt△ABC中,∠C=90°,
求∠A、∠B的度数.
A
B
C
解:
由勾股定理


A=30°
∠B
=
90°-

A
=
90°-30°=
60°

巩固练习
例3
已知
△ABC
中的
∠A

∠B
满足
(1-tanA)2
+|sinB-
|=0,试判断
△ABC
的形状.

tanA=1,

∠C=180°-45°-60°=75°,

△ABC
是锐角三角形.
考点探究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应用
解:∵
(1-tanA)2

|
sinB-
|=0,

∠A=45°,∠B=60°,
探究新知
3.
已知:
求∠A,∠B的度数。
解:




巩固练习
1.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A.
B.sin30°+cos30°=1
C.sin35°=cos55°
D.tan45°>sin45°
2.计算2sin30°-2cos60°+tan45°的结果是(

A.2
B.
C.-1
D.1
B
D
sin260°+cos260°=1
课堂检测
3.求满足下列条件的锐角
α
.
(1)
2sinα

=
0;
(2)
tanα-1
=
0.

∠α
=
60°.
(2)
tanα
=1,
解:(1)


∠α
=
45°.
4.在△ABC中,∠A、∠B都是锐角,且

,则△ABC的形状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B
5.

△ABC
中,若

则∠C
=
.
120°
6.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1-2
sin30°cos30°;
(2)
3tan30°-tan45°+2sin60°;
(3)

(4)
答案:(1)
(2)
(3)
2
(4)
7.已知
α
为锐角,且
tanα
是方程
x2
+
2x
-3
=
0
的一个根,求
2
sin2α
+
cos2α

tan
(α+15°)的值.
解:解方程
x2
+
2x

3
=
0,得
x1
=
1,x2
=
-3.

tanα
>0,∴
tanα
=1,∴
α
=
45°.

2
sin2α
+
cos2α

tan
(α+15°)
=
2
sin245°+cos245°-
tan60°
8.如图,在△ABC中,AD⊥BC,M为AB的中点,∠B=30°,
.
求tan∠BCM.
E
M
D
C
B
A
解:过点M作ME⊥BC于点E
∴CD=AD,又∵M是AB的中点
∴BE=DE,AD=2ME.
又∵∠B=30°,
∵AD⊥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