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练习卷
1.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的病人需用药物治疗,下列药物(主要成分)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 )
A、NaCl B、Al(OH)3 C、CaCO3 D、Mg(OH)2
3聪明的小红同学在烧水时发现壶中有许多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想用下列物质除去水垢,你认为可行的是( )
A、用热的纯碱溶液浸泡后冲洗 B、用洗涤剂溶液浸泡后冲洗
C、用食盐水浸泡后冲洗 D、用食醋浸泡后冲洗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以防生锈B.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C. 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D. 用烧碱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
5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6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由红色变为蓝色 B.由蓝色变为红色 C.由红色变为无色 D.由无色变成红色
7下列物质中,能用来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硝酸银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酚酞溶液
8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锌与稀盐酸 (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C)氧化铁与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9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10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A.稀盐酸B.锌粒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11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试剂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12向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13如右图,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序号 X Y
① 水 食盐
② 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碳
③ 稀硫酸 镁粉
④ 硫酸铜溶液 铁粉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
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当加入熟石灰mg时,
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n 9氢氧化钠与相
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o
15向盛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体现溶液的pH变化情况的是( )
16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学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的实录: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1)探究实验中的能量变化: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2)探究反应终点问题:用什么方法证明此反应已恰好完全进行?小红说:在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小文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加入稀盐酸,若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理由是 。(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1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小凤在她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17.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
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n 9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o
18下图是同学们探究过的三个重要实验,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测定空气中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和_____。排除了气密性不好等因素外,过量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内______填”“仍有”或“没有”)残余的氧气。(2)图2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3)图3是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某同学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此时烧杯中的溶质(除酚酞外)可能有两种情况:①溶质是______②溶质是_____。
19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①方案一:测定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 过量。
②方案二:观察 。(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 。
④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
(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 次。
20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请根据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用酚酞试液 (1)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 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 的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用酚酞作指示剂可逐滴控制酸、碱溶液反应的量,视觉效果灵敏,操作简便。【实验2】用pH试纸
(2)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 的预处理。
【小 结】(3)除了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外,还可用 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21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④
22向由40g盐酸和一定质量的氯化铜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入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A、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是9.8 gB、40g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7.375%
C、加入的NaOH溶液的量越多则生成沉淀的质量越大D、加入的NaOH溶液为60g时,反应所得的溶液为NaCl溶液
23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是( )
24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会给我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右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1)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 。(2)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 ;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操作,即把①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 ,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25小黎同学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1) 如右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紫色石蕊溶液
(2)回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
(3)三氧化硫(SO3)与氢氧化钠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如右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 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这一实验说明:酸与碱作用生成了盐和水,这一反应叫做 反应。 (5)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任写两点) ① ②
2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0
0
0
0
pH pH pH pH
7 7 7 7
A B C D
稀盐酸的体积 稀盐酸的体积 稀盐酸的体积 稀盐酸的体积
盐酸质量
A B C D
pH
7
0
盐酸质量
0
0
0
盐酸质量
氯化钠质量
量
二氧化碳质量
量
溶液质量
量
盐酸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