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不能失信 参考教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1.我不能失信 参考教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2 22:09:36

文档简介

21
《我不能失信》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上拼音
照耀(

欢庆(

盼着(
)叠花篮(

道歉(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讲了一个(
),(
)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
)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
),(
)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
)就留了下来。从故事中,我感受到宋庆龄是个(
)的孩子。
三、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抄写在下面,并认真体会
四、课外大搜索
1.查找有关宋庆龄的资料,选择有价值的部分,整理并抄写下来。
2.课外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俗语记在摘抄本上,找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读一读。 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学配套资源
21
我不能失信      
一、教材分析
《我不能失信》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本篇课文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难懂的句子,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二、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和字典,会读“耀、庆、盼、叠、歉”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初步练习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3.
通过联系上下文交流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感受更加深刻。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二)教师:搜集资料、图片,制作课件。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题,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候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课题。
(1)理解“失信”的意思。(失去信用)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我要守信。
(2)“我”指的是宋庆龄,师生交流宋庆龄的资料。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且标出自然段。        
2.指名接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纠正字音。
3.出示词语:宋耀如、宋庆龄、盼着、叠花篮、歉意、道歉
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
4.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学生小组讨论。
(2)教师出示填空,学生交流。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遵守约定就留了下来。从故事中,我感受到宋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三)交流重点,品味守信。
1.默读课文2-9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划出相关语句,在旁边简单批注感受。小组初步交流。
2.交流汇报:
预设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宋庆龄说。学生简单交流感受。         
预设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创设情境:随机采访“小庆龄”当时的想法。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这里可以看出什么?体会着想法,试着读一读。        
预设3: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可以向她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妈妈的提议让人心动,庆龄为什么不答应下来?体会着想法,再试着说一说。
3.分角色朗读对话内容,父亲、母亲,宋庆龄。引导学生发现宋庆龄的这种品质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板书:语言、动作。
(四)聚焦难点,理解拓展。
1.小珍来学叠花篮了吗?(没有)回家后,妈妈知道了小珍一上午都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引读:指生读。
2.
小庆龄却这样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1)你从哪里看出小庆龄一人在家很没劲?能不能联系上下文来谈一谈?
出示句子: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指导朗读,读出无聊与没劲。
(2)为什么弹不准?
A心里记挂小珍。
B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小庆龄本来是想留在家里的吗?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出示第一自然段: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指导朗读,交流体会。              
(3)教师小结:一个小孩子为守信而放弃自己一直企盼的机会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我们联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帮助我们快读理解句子的意思。板书:联系上下文
(4)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
(5)教师小结:俗话说得好“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同学们看,刚才我们又联系了平时的生活,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更深刻了。板书:联系生活实际
(6)体会着小庆龄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和态度,来读一读把吧。
(四)回顾课文,总结写法。
1.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提示学生根据板书谈收获)
2教师随机小结写作和阅读方法:
(1)我们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和动作,一个坚持守信的小庆龄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希望同学们尝试运用多样的描写,让自己的文笔更加生动。 
(2)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五)阅读拓展,练习运用。
1.出示短文《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2.读一读这个小故事,说说从中你收获了什么道理?运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说说对划横线句子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21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
语言
联系上下文
守信用
动作
联系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