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二、填空题
1.给下面画线字注音。
鲲鹏(
)
鲦鱼(
)
修睦(
)
抟扶摇(
)
骈死(
)
外见(
)
槽枥(
)
男有分(
)
挂罥(
)
塘坳(
)
突兀(
)
口称敕(
)
叱牛(
)
庇护(
)
濠梁(
)
祗辱(
)
2.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画线词。
(1)去以六月息者也(
)
(2)野马也,尘埃也(
)
(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4)教然后知困(
)
(5)讲信修睦(
)
(6)男有分,女有归(
)
(7)骈死于槽枥之间(
)
(8)一食或尽粟一石(
)
(9)秋天漠漠向昏黑(
)
(10)长夜沾湿何由彻(
)
(11)卖炭得钱何所营(
)
(12)回车叱牛牵向北(
)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北冥有鱼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兑命》曰“学学半”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贤与能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才美不外见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系向牛头充炭直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画线词的古今义。
(1)怒而飞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2)海运则将徒于南冥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3)不知其旨也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4)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5)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5.解释下面的多义词。
(1)其
其视下也:_________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_________
(2)闭
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
外户而不闭:_________
(3)长
幼有所长:_________
教学相长也:_________
(4)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
虽有千里之能:_________
(5)食
食不饱:_________
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
(6)道
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
6.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齐谐》者,志怪者也_______________
(2)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__
(3)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
(4)老有所终_______________
(5)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_____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
7.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的语气特点。
(1)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大道之行也》中的总括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同社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说》—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说》—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还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卖炭翁》中体现卖炭翁卖炭路途艰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宫使横行霸道、巧取豪夺丑恶行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庄子,名______,战国时期_______家,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_______的著作,现存____篇,包括内篇____篇、外篇___篇、杂篇___篇。《北冥有鱼》选自篇《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_____篇的《____________》。
10.《礼记》是_____至_____间______家论著的汇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五经”。
11.韩愈,字_____,自谓________,世称“_______”,唐代文学家、_____家、______家,与_______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列为“___________”之首。《马
说》是其《_________》四篇中的第_____篇。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_________》,这首诗是_____在_______还未平定时创作的,全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3.《卖炭翁》是____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也是诗人创作的组诗《________》五十首中的第____首,深刻揭露了“________”的腐败本质,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
三、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面的画线词。
(1)志怪者也____________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_____________
(3)抟扶摇而上者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的文章恣肆奔放,博喻连篇,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成语典故。今天我们常用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出于这篇文章,其比喻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本文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
2.本文集中论述了___________的关系,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作者是怎么论述这一观点的?(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开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一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A
2.C
二、填空题
1.kūn
tiáo
mù
tuán
pián
xiàn
lì
fèn
juàn
ào
wù
chì
chì
bì
háo
zhǐ
2.(1)气息,这里指风(2)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3)完全,肯定(是这样)(4)困惑(5)培养(6)职分,职守(7)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8)有时(9)阴沉迷蒙的样子(10)怎能,如何(11)谋求,需求(12)调转
3.(1)冥
溟
海。
(2)学(第一个)
□敩
教导。
(3)与
举
推举。
(4)见
现
表现。
(5)食
饲
喂。(6)矜
鳏
老而无妻。
(7)直
值
价钱。
4.(1)古义: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生气,发怒。
(2)古义:海水运动。今义:泛指海上运输。
(3)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4)古义:幼而无父。今义:孤单、孤苦等。
(5)古义:害人。今义:小偷、窃贼。
5.(1)代词,代大鹏。表示选择。(2)闭塞。关闭。(3)成长。促进。(4)动词,能够、可以。名词,才干、能力。(5)吃。同“饲”,喂。(6)道理。正确的方法。
6.(1)怪,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2)亲(第一个),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亲。
(3)贤,形容词用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能,形容词用作名词,才干出众的人。
(4)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人。
(5)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
(6)千里,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7.(1)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2)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3)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啊!
(4)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的高楼矗立的情景,即使只有我的屋破,我被冻死也心甘情愿!
8.(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6)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9.周
哲学
道家
庄子及其后学
33
7
15
11
内
逍遥游
外
秋水
10.战国
秦汉
儒
诗经
尚书
周易
春秋
11.退之
郡望昌黎
韩昌黎
思想
教育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
杂说
四
12.杜诗详注
杜甫
安史之乱
关心民生、忧国忧民
13.白居易
新乐府
三十二
宫市
三、阅读题
(一)
1.(1)记载(2)迁移(3)向上
2.(1)当它振翅奋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3.鲲鹏是有所倚的,非真正的“逍遥”。
4.扶摇直上
鹏程万里
比喻仕途得意
比喻前程远大
5.①在想象中夸张。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②在想象中进行对比。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做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倚的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二)
1.教学相长
2.教与学
教学相长
3.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做比,继而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然后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4.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做铺垫。
5.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6.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6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