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三单元试卷(原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三单元试卷(原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3 15:50:08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绽开(dìng)??
罕至(hǎn)??
倜傥(tǎng)??
逾矩(yú)?
B.感慨(kǎi)??
和蔼(ǎi)??
惭愧(kuì)??
锦簇(cù)?
C.确凿(zuó)??
油蛉(líng)??
收敛(liǎn)??
书塾(shū)?
D.淋漓(línɡ)??
啄食(zhuó)??
奥秘(ào)??
企盼(qǐ)?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绽”读zhàn;C项,“凿”读záo;D项,“淋”读lí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激荡??
争执??
盔甲??
人声鼎沸?
B.抵达??
拼凑??
欲望??
小心翼翼?
C.倘若??
鉴赏??
暖和??
美不胜收?
D.渊搏??
质朴??
搓捻??
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D
解析:“渊搏”应为“渊博”。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在第54届世乒赛中,马龙卫冕男单冠军,同学们对他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参考答案:C
解析:“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用于队员们,使用不当。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B.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在大声朗读者。?
C.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D.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参考答案:B
解析:将顿号改为逗号。?
5.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4分)?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的斗士。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
(1)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2分)?
参考答案: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答“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
(2)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2分)?
参考答案:示例:有一个行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
6.古诗词默写。(5分)?
(1)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色的句子是

。?
参考答案:(1)峨眉山月半轮秋
(2)正是江南好风景
(3)应傍战场开
(4)一夜征人尽望乡
(5)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7.名著阅读。(4分)?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文段选自
(书名),作者是
。?
(2)文中的“他”指的是
,他是一个
的人。?
参考答案:(1)《朝花夕拾》
鲁迅(周树人)
(2)范爱农
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但穷困潦倒
8.文韬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参加。(4分)?
(1)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个活动并写出活动的名称。(1分)?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参考答案:示例:阅读文学名著、观看励志电影、参观英雄故居等。?
(2)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藤野先生》?
参考答案:示例一:《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作者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使他看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阿长买来的《山海经》,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乃至在文学上影响了他一生。
示例二:《父亲的病》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到人生的伤悲。
示例三:《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在留学时的老师。在日本留学学医期间,日本“举国上下都弥漫着鄙视中国人的风气”,藤野先生不但不歧视鲁迅,反而对他这个中国学生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这令饱受歧视的鲁迅终生怀念与感激。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生活习惯、治学态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1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9.《论语》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
》《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2分)?
参考答案:儒
大学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3)人不堪其忧。(
)?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参考答案:(1)同“悦”,愉快
(2)我
(3)能忍受
(4)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11.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曲肱而枕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温故而知新??
D.人不知而不愠?
参考答案:D
解析:ABC三项的“而”都是表承接,D项“而”表转折。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参考答案: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参考答案: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3.课文内容可分为三大类:A.学习态度,B.学习方法,C.个人修养。说说下列句子各属哪一类。(3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参考答案:(1)C
(2)A
(3)B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改动)?
14.“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2分)?
参考答案:示例:因为是“我”写的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女同事向“我”祝贺并要书,“我”把书送给她,但她却不爱书。“我”心疼自己的书,所以就把书偷回来了。?
15.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偷书时的紧张与慌乱。?
(2)【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参考答案:“酸酸甜甜”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复杂的心理:“酸酸”是因为没有为自己的书找到懂它的人,让它受了“委屈”;而且为了它,“我”还当了一回“小偷”。“甜甜”是因为“我”的书又回来了,又恢复了原样,不用再受“委屈”了。?
16.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描写(答“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亦可)。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我”修复书的过程,表达了“我”对书的珍爱。?
17.第?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2分)?
参考答案:“我”想到这个忙碌的时代,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我”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恐怕找不到。?
18.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3分)?
参考答案:现象:传统纸质图书在社会上受到冷落,很多人沉溺于手机。看法示例: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一个不好好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这种现象,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1分)?
《论语》的温度


①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
②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
③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④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⑤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⑥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子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⑦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
⑧《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⑨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⑩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19.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之”具体指代什么?(2分)?
参考答案:《论语》一书蕴含的道理。?
20.简要说说“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论语》具有永恒的价值。?
21.文章第⑥段借子贡的“慌慌”来反衬孔子的“淡定”,是为了突出孔子的什么形象?(3分)?
参考答案:平易近人的形象。?
22.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谈结尾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内容上:概括了“我”阅读《论语》后的切身感受。
结构上: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三、写作(30分)?
23.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说真话,抒真情。?
题目一:我的老师?
题目二:那一次,我真________(补充一个表达情感的词语,例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绽开(dìng)??
罕至(hǎn)??
倜傥(tǎng)??
逾矩(yú)?
B.感慨(kǎi)??
和蔼(ǎi)??
惭愧(kuì)??
锦簇(cù)?
C.确凿(zuó)??
油蛉(líng)??
收敛(liǎn)??
书塾(shū)?
D.淋漓(línɡ)??
啄食(zhuó)??
奥秘(ào)??
企盼(qǐ)?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激荡??
争执??
盔甲??
人声鼎沸?
B.抵达??
拼凑??
欲望??
小心翼翼?
C.倘若??
鉴赏??
暖和??
美不胜收?
D.渊搏??
质朴??
搓捻??
截然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在第54届世乒赛中,马龙卫冕男单冠军,同学们对他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B.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在大声朗读者。?
C.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D.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5.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4分)?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的斗士。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
(1)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2分)?
(2)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2分)?
6.古诗词默写。(5分)?
(1)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色的句子是

。?
7.名著阅读。(4分)?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文段选自
(书名),作者是
。?
(2)文中的“他”指的是
,他是一个
的人。?
8.文韬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参加。(4分)?
(1)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个活动并写出活动的名称。(1分)?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2)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藤野先生》?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1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9.《论语》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
》《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2分)?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3)人不堪其忧。(
)?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11.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曲肱而枕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温故而知新??
D.人不知而不愠?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课文内容可分为三大类:A.学习态度,B.学习方法,C.个人修养。说说下列句子各属哪一类。(3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改动)?
14.“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2分)?
15.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
(2)【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16.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17.第?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2分)?
18.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3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1分)?
《论语》的温度


①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
②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
③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④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⑤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⑥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子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⑦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
⑧《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⑨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⑩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19.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之”具体指代什么?(2分)?
20.简要说说“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
21.文章第⑥段借子贡的“慌慌”来反衬孔子的“淡定”,是为了突出孔子的什么形象?(3分)?
22.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谈结尾的作用。(3分)?
?
三、写作(30分)?
23.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说真话,抒真情。?
题目一:我的老师?
题目二:那一次,我真________(补充一个表达情感的词语,例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