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学习目标】
1.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2.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
1.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学习过程】
问题一:字音:
踦____(支撑,接触)
騞____(象声词)
卻____(同隙,空隙)
窾____(空)
綮____(结合处)
軱____(大骨)??
硎____(磨刀石)??
怵____(害怕,恐惧)
謋____(象声词)
问题二:分析文本
解题:庖,
。丁,
。解,
。
问题三: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问题四:庖丁高超技艺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技艺怎样?说说你的体会。
始解之时——
(不懂规律)
三年之后——
(认识规律)
方今之时——
(运用规律)
问题五:庖丁技艺高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六:没有掌握解牛规律的厨师又是什么情况呢?
问题七: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八:庄子塑造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写作这样的一则寓言故事,仅仅就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这么一个技艺高超的杀牛师傅吗?
问题九:这个寓言给了你什么启示?(这则故事除了养生之道外,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
答案:
问题一答案:
yǐ
huā
xì
kuǎn
qìnɡ
ɡū
xínɡ
chù
huò
问题二答案:略
问题三答案:一个解牛技艺娴熟高超的庖丁形象。
问题四答案:目见全牛
目无全牛
游刃有余
问题五答案: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掌握了解牛的规律
问题六答案:遵循“道”和不遵循“道”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通过对比,强调了遵循“道”。
问题七答案:其一,探寻“道”。“臣之所好者道也。
其二,遵循“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尊重事物的规律。
其三,谨慎的态度。“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问题八答案: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有相似之处。庄子想借这篇文章表明自己的养生之道。
问题九答案: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够逐步掌握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进入自由的境界,做到“游刃有余”。即使把握了客观规律,面对具体问题,仍旧要有谨慎的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2
/
3齐桓晋文之事
【学习目标】
1.梳理文言知识点,在翻译的基础上读懂文本。
2.疏通文意,领略孟子循循善诱的说话艺术。
3.梳理全文内容,理清孟子论述的步骤。
4.深入体悟孟子在这次对话中所体现的思想的光辉和精神的可贵。
【学习重点】
在理解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孟子的民本思想和论辩特色。
【学习难点】
先秦散文的简约和孟子曲折论辩(对话)的特色,可能带来文意的理解和思路把握的难度。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统一中原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解题:
“齐桓”即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
“晋文”即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文公”
这二者都是春秋五霸中的代表人物。
“事”指的是争霸之事。
(二)梳理知识点:
1.闻、徒、道、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王;
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谈论“王道”。
2.何如、王、保民而王、御、若、之、衅、觳觫、若、就、然则、与、易、识、诸、爱、固、诚、褊小、爱。
提出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肯定齐宣王能够做到。
插入知识提问——考考你:
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且焉置土石。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徒: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徒劳无功。
3.徒手擒贼、家徒四壁、徒步前往。
若
(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若无罪而就死地也
(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4)天涯若比邻、安之若素、置若罔闻
(5)天若有情天亦老
(6)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之
(1)牛何之
(2)古之学者必有师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顷之,烟炎张天/填然鼓之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8)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异、恶、若、隐、择、宜乎,乃、仁术、庖厨、说、忖度、乃、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戚戚、复、钧、明、察、秋毫之末、舆薪、许、形。
剖析齐宣王未成王道的原因,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4.超、语、诚、折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寡妻、御、举、推恩、无以、妻子、所以、大过人、权、度、度。
为齐宣王指明努力的方向。
插入知识提问——考考你:
乃
(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2)家祭无忘告乃翁
(3)此乃大丈夫也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5)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
诚
(1)帝感其诚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三、快速回看课文,思考:孟子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是怎样体现的?
明确:
1.“臣未之闻也”巧妙岔开话题;
2.抓住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其具有“保民”的基本条件,拉近与齐宣王的距离。增强故事性,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3.“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的一组比喻和“挟泰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的一组对比性的比喻反复说明“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使得说理形象准确,浅显易懂。
第二课时
一、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梳理知识点:
1.抑、兴、危、构怨、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令、岂、辟、朝、莅、中国、抚、四夷、若、殆、孰、方、齐集、服、何以异、盖、发政施仁、士者、涂、疾、赴愬。
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督促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理清“王道”和“霸道”的区别: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事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以便取得胜利。
快速回看课文所学部分,完成以下任务:
①齐宣王之“所大欲”是什么?
②孟子用缘木求鱼的比喻说明什么?
③孟子假设邹国与楚国之战,有何意图?
④孟子如何具体描述实行王道的威力的?
2.惛、明、恒产、恒心、士、若、因、苟、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然后、罔、制、产、仰、事、畜、乐岁、凶年、之善、赡、奚、暇、衣帛、之、失、夺、谨、申、孝悌之义、颁白者、然而。
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快速回看课文所学部分,完成以下任务:
孟子为齐国描绘的社会蓝图是怎样的?怎样才能实现这幅蓝图?
(二)总结
本文记录的是齐宣王和孟子的一次对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从而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
“高超的论辩艺术、当仁不让的担当精神和舍我其谁的浩然正气。”“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二、升华总结:
尽管孟子理直气壮,论辩艺术高超,但他所宣扬的“仁政”、“王道”,最终还是为齐王所遗弃!没过不久齐宣王攻打燕国,五十天,大获全胜。孟子再次离开齐国。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韩愈)
孟子44岁带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到处游说。在自上而下追逐私利的战国乱世,孟子穷其一生践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肩负“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奔走各国推行“仁政治国”的士人理想。尽管四处碰壁,却始终锲而不舍。
我们被他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孟子之谓也,”孟子是中国人的一把利剑,一面刺破旧时代的桎梏与黑暗,一面让人道关怀直抵普罗大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孟子·告子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些话语掷地有声,无不充满着激荡人心的巨大力量!
大气象、大关照、大智慧、大丈夫,孟子之谓也。
我们被他大丈夫的浩然正气所激励:一个心忧天下,又百般尝试的人,无论是否成功,他都是一个时代的人杰。
三、补充一部分孟子名言: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反馈检测】
翻译句子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2.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3.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5.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8.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9.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10.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1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12.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学习目标】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体会孔子的思想。
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2.难点: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学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
(一)孔子
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___,思想核心是__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_,即“出来做事”。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
(二)了解《论语》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三)“四书”、《五经》、六艺。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六种才艺。
二、整体感知
(一)注意读音、句读、节奏、感情
俟sì
莫mù
甫fǔ
哂shěn
相xiàng
铿kēng
沂yí
喟kuì
雩yú
冠guàn
三、这篇文章的体裁。
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四、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文概括段意。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五、赏析
第一部分
1.孔子在问什么?
2.孔子这样出场给你以什么印象?
第二部分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2.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
1.孔子为什么笑子路?
2.孔子对四弟子述志的态度怎样?
3.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4.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人呢?你之所以会记住人物,是因为什么呢?(性格鲜明)那么文章是通过哪些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呢?(语言,动作,神态)
5.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六、归纳总结
孔子是主张入世的,他鼓励弟子学以致用、为国效力。现在,我们很流行说“自我”、“个性”,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将来实现自我价值。但个人是脱离不开社会的,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必须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为社会做贡献。换句话说,学习一定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只有目标明确了,动力才会更足。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