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0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不进位、不退位)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0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不进位、不退位)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2 17:0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与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与不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明确了相同位上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道理,而用竖式计算中介形式不同,但算理相同,计算难度不大,所以教材将加、减法笔算合并在一起教学。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正式学习加、减法笔算的开始,又是接着学生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乃至以后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笔算的重要基础。
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与不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明确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的道理。本次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与代数的过程,通过摆小棒以及拨计数器,介绍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要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笔算方法的过程,感受探索方法的不同策略,发展形象思维和初步的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小棒、计数器的过程中理解算理,会正确地列出竖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动口说一说: 学生抢答)
?? 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记忆力特别好,下面我们就来比比:看看谁是记忆高手。 1. 看看“谁是记忆高手?”
??? ?(1)43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 (2)31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 (3)7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师:记忆高手还真不少,下面来看看谁是:口算大王。
2.我会算:30+56 5+31 23+4 23+40
(1)指名口答,口答后重点说一说后两题是如何想的?
(2)明确: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数相加。
过渡:同学们真不愧是真正的口算大王,不仅能正确说出口算的得数,还能说出是怎样算的,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带你们去森林乐园玩,好吗?请看接我们的大客车来了!

31个座位
45个位座
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动口说一说:列出横式。
(1)问:一辆车够我们坐的吗?那么两辆车呢?你能列式算一算吗?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列式:45+31
(3)说说是如何算的?
过渡:刚才是通过我们口算出得数的,还不能上车哦,要说一说是怎样算出来的才可以上车。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计数器或小棒动手拨一拨或摆一摆,和同桌说一说是如何算出76的。
2.动手拨一拨,摆一摆:感受算理。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结果,指名上台来演示。
(3)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你们用计数器计算时,40和30都拨在十位上,5和1都拨在个位上;用小棒计算时,把4捆和3捆合在一起,把5根和1根合在一起。
3.动脑想一想:理解算理。
师:这些算法的相同点是什么?(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
师:你觉得我们用计数器或小棒来计算,哪个更方便些?为什么?我们可以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笔算,也就是列竖式来计算。同学们想学吗?
请同学们看:我们可以把图中的小棒用数字来代替,如45根小棒用45表示,+31根小棒用+31表示(课件8),然后划横线,划得比竖式稍宽一点就行了,最后开始加,我们一般要先算个位,再算十位。看了这个竖式,你觉得这竖式中的数与以往的写法有什么不同?你能照这样也写一个竖式吗?请拿出导学单的第1题,写一个好看的竖式在方格中。
4.动手写一写:列出竖式。
(1)学生独立尝试列式,师相机指导。
(2)评议,并演示竖式的写法:
先写第一个加数“45”,(分得开些)再写“+ ”,写在哪?再写“31”,该怎样写呢?为什么?然后划条横线,横线要用直尺划,划得比竖式稍宽一点就行了,最后开始加。
(3)说说是怎样加的?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加几,得数要写在哪儿?为什么?(可能有不同的加法,如果出现就比较两种加法,不同在哪?)(一个从个位加起,一个从十位加起)(肯定两种算法,告诉学生究竟哪种方法更简便,以后会研究)
(4)小结:我们在列竖式进行计算时,第一步要先把竖式列好,要注意: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第二步要算好,要注意从个位算起,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过渡:同学们真能干,能把竖式写得这么好。我很想快点带你们到森林乐园玩,但是路太远,要过两个难关才能到达,有信心吗?
三、过关练习 :掌握方法
1.第一关:动手练一练:(考考你):对比理解。
(1)根据教师出示的小棒与出竖式:40+25 4+25
(2)独立完后交流,同时找两人板演。
(3)比较这两个算式,明确:当一位数和两位数相加时,这个一位数要和两位数中的个位数对齐。
2.第二关:动手试一试:迁移应用。
师:第二关: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用竖式计算加法的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这题减法吗?(课件10)
(1)出示:
(2)学生试算,然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最后请一名学生板演。
(3)交流:
列竖式时,十位上的( 3 )和( 6 )要对齐;个位上的( 4 )和( 7 )对齐。
计算时,要先计算个位上的( 7 )减( 4 )得( 3),(3)写在个位上;再计算十位上的( 6 )减( 3 )得(3 ) ,(3)写在十位上。
3.动口说一说:总结方法。
(1)提问: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名发言。
(2)小结: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必须把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然后把对齐的数相加、减。(相机板书)
过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终于闯过了两关,看,我们来到了森林乐园。瞧!谁来欢迎我们了?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课件出示:到熊大和熊二的森林去玩)
过渡:他们最喜欢吃什么呀?熊大和熊二听说我们来了,他们把最心爱的蜂蜜给我们吃。但是有一个要求:要按先算个位上的蜂蜜,再算十位蜂蜜才可以吃。(相机出示图片:熊大和熊二拿蜂蜜)
1.基础题: 想想做做第1题。(吃蜂蜜)

熊二看我们同学这么厉害,也做了4题竖式计算,请我们当小老师,给改一改,你能吗?
2.辩析题:“想想做做”第3题:(给熊二改作业)
先引导学生找出错的两题,之后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改正,做完后在学习小组里交流批改。
3.解决实际问题:“想想做做”第4题:(熊大弹钢琴)
4. 趣味题:(留电话号码——计算的结果就是老师的电话号码)(可小组合作完成,比比哪个组算得又对又快
(1)56-43= (2)88-80= (3)56-5 =
(4)4+23= (5)99-87= (6)21+11=
学生完成后,公布号码。
五、自我评价,点拨学法
1.谈话: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能能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和同学交流合作,现在同学们再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你觉得你能得到几个智慧果?(达到一个要求就得1个智慧果)
1
我会列竖式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2
我上课非常认真,都能积极思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3
我能积极动手操作,并在操作中动脑思考。

4
我能与同学相互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智慧题:
3.总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高兴吗?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不退位)
十?个?????????????? ?
4? 5 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 3? 1 从个位算起(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