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下6.3《材料的变迁》教案
课题 材料的变迁 单元 六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教材 分析 本单元前两课重在帮助学生建立“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的科学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在真实情境中予以应用,本课则帮助学生在低年级认识材料以及本单元前两课认识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追溯材料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人的参与,自然地导入如何区分天然材料与人工材料,再以梳理铲的发展变迁为范例,引领学生按时间轴梳理材料发展史,让学生认识材料的变迁驱动了工具的发展,最后以社会技术发展史中的关键技术节点所涉及的材料变迁,让学生体会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社会的推动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习 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不一样,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加以区分。
知道铲是一种农业生产工具,工具是物化的技术,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 便利和快捷。
知道材料发展史中有一些标志性材料。
2.科学探究
从分类活动以及阅读铲子的发展和材料史话中,认识到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从天然材料到人造材料的过程。
查阅资料,以生产工具铲为例,了解铲的制作材料的变迁。
3.科学态度
积极参与分类、查阅资料等活动,乐于合作与分享。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了解到人类的需求是影响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反过来,科学技术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发展。
重点 知道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不一样,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加以区分。
难点 认识到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从天然材料到人造材料的过程。
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天然材料、人造材料的卡片图
教师演示材料: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 情景导入 谈话:我们已经了解了衣服的材料、住房的材料,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满足人类的需求,衣服制作材料、建筑材料在不断进步和不断丰富,在逐步发展中。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材料又有哪些变迁呢?(刘老师工作室制作)
2.探究实践 活动一: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1.讲述:首先,我们来学习“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提问:你们知道棉布是由什么材料纺织而成的?建筑材料中铁是由什么矿石冶炼出来的?纸是由什么材料造成的?陶瓷花盆是由什么材料烧制成的?
3.学生回答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容,课件播放。
5.引导学生发现左边的材料的共同 特点是“天然的”,右边材料的共同特点是“人加工的”。
6.归纳:人们把像铁矿石这样,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叫作天然材料。像钢铁这样,由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叫作人造材料。
7.你们还能说说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说一说它们的用途,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8.学生完成记录单
材料的名称
材料的用途
天然材料
热闹材料
小结: 天然材料到人造材料的变迁,本身就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活动二:了解铲的发展
1.讲述:材料的变迁驱动了工具的发展,从古到今,我国农业生产用具——铲的制作材料是怎样发展的?课件播放现代的铲子模样。
2.学生自由发言。
3.课件播放教材中的前四种铲教师适当介绍该文物出土的背景,并对照时代讲解其所处时期的先进技术。
A.圆刃骨铲(贵州穿洞遗址出土,旧石器时代);
B.双肩带袖束腰大石铲(广西隆安谷红岭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
C.商铜铲&河南安阳大司空村殷墟出土,青铜器时代);
D.铁铲 (陕西长陵车站秦手工业作坊遗址出土,铁器时代)。
4.学生说说四种铲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5.小结:从生产工具铲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再次了解铲的制作材料的变迁。材料发展的历史从生产力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因此历史学家往往根据当时有代表性的材料将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用铁作为材料来制造农具,使农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提高。
3.拓展延伸 了解材料的发展简史,认识材料的多样性
1.课件播放材料史话内容(教材中的六幅图)
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材料的发展:①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使用石材、 木材到金属材质的发展历史。②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特殊合金的材料的发展。
2.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更多的材料发展史的资料
3.总结:人们从无意识地使用材料到有目的地制造材料,材料由天然材料发展到人造材料,由简单材料到复杂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也因为有了不同性能的材料才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4. 板书设计 材料的变迁
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材料的名称
材料的用途
天然材料
热闹材料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