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4 整理与提高 周长和面积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4 整理与提高 周长和面积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2 21: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长与面积
教学内容:课本第7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计算公式。
2、能根据给定的条件,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计算公式求未知量。
【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初步体会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交流中体验集体的力量,体验问题解决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综合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7m 5cm
5m

师:请你说说计算完之后要注意什么?(注意单位名称不同)
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各表示什么意思?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指的是长方形、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之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指的是四条边围起来的这个面的大小。)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关于周长和面积的问题。板书:周长与面积。
【教学策略: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与周长知识,为后面学习的内容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学习新知
出示
用绳子围一个面积是512 m 2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长是32 m,这根绳子有多长?
32m
学生独立思考,并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
(3)先求通过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求宽512÷32=16m,再求出周长(32+16)×2=96m
【教学策略: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要说出以下的内容“要想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在这些条件中,哪些是已经知道的,哪些是不知道的,不知道的条件是否能够计算出来,怎样才能计算。”】
2、练习:再用上面这根绳子围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1)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板书:先求正方形的边长96÷4=24m,再求出面积24×24=576 m 2
3、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已知的条件求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时,我们要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首先要求出长方形的长与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这样,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读题,明确已知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求“长、宽或边长”的问题上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P72练习并核对。
【教学策略:在例题教学中未采用书上的题目,主要不想让太大的数据给学生造成其他困难,影响教学效果。】
2、填表
长 宽 周长 面积
10m 7m

6cm
42cm2
8dm

24dm2
4dm 20dm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板书设计:
周长和面积



周长=(长+宽)×2 周长=边长×4
面积=长×宽 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宽:512÷32=16m 正方形的边长:96÷4=24m
再求出周长:(32+16)×2 面积:24×24=576 m 2
= 48×2
= 96(dm)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