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 重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 重力》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3 14:3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重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以及铅垂线的应用;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及航天资料片探究万有引力的存在。
2.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观看航天资料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及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
重心、铅垂线的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还记得牛顿吗?就是那个看到成熟的苹果落向地面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的人。他说,宇宙中的任何物体,大到太阳,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并把它叫做万有引力。有同学不禁要问,既然有万有引力。为什么我没有被别的同学吸引走,也没有同学被我吸引过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3节
重力》。(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重力和重力的大小
独立思考并完成:
1.将书本托起一定高度,手离开书后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什么是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答:现象:书本会落向地面,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所以书本会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落向地面。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又叫物重。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呢?现在以图的形式给出了一套研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方案。试写出你的方案,并动手做一做。
(1)需要一些什么器材?
答:弹簧测力计、钩码。
 (2)如何测量?写出你的方案。
答: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
(3)将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质量m/kg
重力G/N
(4)将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在上图坐标轴上表示出来。
(5)分析讨论试写出你的实验结论。
答: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范例:某同学的质量为50
kg,他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解:G=mg=50
kg×9.8
N/kg=490
N
(二)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自主阅读教材P11~1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如图所示的装置,改变木板的倾角,观察悬线的方向可知,小球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建筑工人利用这一现象制成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其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熟透了的苹果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苹果受到方向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
4.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找到。
5.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图中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B )
三、合作探究
对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完成情况,并用双色笔做好记录。
群学: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疑问,并帮助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进行讨论交流。
四、交流展示
方案 如图所示,人们常在用一根线的下端挂上一个重物做成铅垂线,建筑房屋或挂镜框时,可以用来检查墙壁或镜框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重力和空气升力的作用,前者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五、板书设计
第3节
重力
1.重力和重力的大小
2.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