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
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2.
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迫使外国烟商上缴鸦片110多万千克,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这位钦差大臣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关天培
3.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的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中国的革命
4.[原创]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近代中西方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因此被“轰出”中世纪而进入近代。鸦片战争爆发于(
)
A.18世纪40年代初期
B.18世纪40年代末期
C.19世纪40年代初期
D.19世纪40年代末期
5.鸦片战争中,清朝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英国是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B.中国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
C.清朝经济落后,旧式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武器
D.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6.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该条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严禁鸦片
7.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中,位于最北边的是(
)
A.厦门
B.福州
C.上海
D.南京
8.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南京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内容
D.危害
9.近代社会,西方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大量不平等权益。其中,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10.
“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B.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C.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D.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了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
12.
“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
)
A.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C.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
D.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英国人也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材料二 凌青(中国驻联合国原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发表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1)19世纪上半期,与中国进行“鸦片贸易”的主要是哪个国家?其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的主要危害。
(2)材料二中的“光辉的一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与鸦片战争的爆发有何关系?
(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条约?这场战争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
本题考查对鸦片战争背景的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在中英正常贸易中,中国的茶叶、丝绸等商品畅销,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故答案选C。
2.A
3.C 【解析】
中国的禁烟运动影响了英国的既得利益,但禁烟运动并不是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它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而已。因为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的头号工业强国,向中国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才是其真正的目的。故答案选C。
4.C 【解析】
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结束于1842年。每一百年是一个世纪,把年代换算成世纪的方法是在年代的百位数字上加1。1840年的百位是8,所以这个时间段属于19世纪40年代初期。故答案选C。
5.B 6.D
7.C 【解析】
《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其中位于最北边的是上海。
8.C 【解析】
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内容,《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没有南京;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而不是香港。
9.B 10.A 11.D
12.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可知,它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打开中国市场,材料没有涉及,故排除B项。材料也没有解释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故排除C项。材料与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无关,故排除D项。故答案选A。
13.(1)英国。改变在与中国正当贸易中的不利局面,打开中国市场。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借口(或直接原因)。
(3)《南京条约》。落后就要挨打;要努力增强综合国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10年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法两国要求修改条约
B.清政府废除了《南京条约》
C.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的发生
2.某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3.屈辱的近代史记录了中国一幕幕的灾难,其中首都的沦陷更是反映了国家的贫弱。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一次沦陷是在什么时候(
)
A.靖康之变
B.雅克萨之战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4.法国上尉巴特力尔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5.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沙俄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7.
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该条约是中俄(
)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改订条约》
D.《勘分西北界约记》
8.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③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偿付了巨额赔款 ④都使中国的国力大大削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材料二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材料一中的“夏宫”指哪里?“两个强盗”是谁?材料二中说的“果园的主人”是谁?
(2)这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简要回答侵略者发动这场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
D项是英、法两国发动战争的借口,C项是英、法两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所以,答案选择C项。
2.C
3.D 【解析】
从题干信息出发,首先从“近代史”的这个时间限定可以排除A、B两项。鸦片战争时,英国也没有攻占北京,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并火烧圆明园,所以选择D项。
4.B 5.D 6.A 7.B 8.C
9.B 【解析】
清政府战败而签订不平等的《天津条约》,A项不符合;“夷”是以前对外国或者外国人的蔑称,从题干材料中的“不得提书‘夷’字”可知,“天朝上国”的规制受到冲击,B项符合题意;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故答案选B。
10.(1)圆明园。英国和法国。中国。
(2)第二次鸦片战争。帮凶。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
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
)
A.陈胜、吴广
B.张角
C.李自成
D.洪秀全
2.广西梧州着力打造太平天国永安古城文化景区(见下图),图中被分封的诸王不包括(
)
A.洪仁玕
B.杨秀清
C.石达开
D.冯云山
3.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国家设立的唯一一个太平天国史专题博物馆。下列有关太平天国与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洪秀全在南京创立“拜上帝会”
B.洪秀全在南京分封诸王,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C.太平天国起义首先在南京爆发
D.太平军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有人认为,中外史学家历来所讴歌的所谓《天朝田亩制度》,事实上这宗社会主义的土改方案,只是个无名氏的纸上作业。这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
)
A.从来没有能够实行
B.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无法实现
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主张走共产主义道路
5.下图承载的历史事件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该历史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安庆陷落
C.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
6.“咸丰十年……与清军会合,对青浦进行反扑,忠王李秀成率部驰援,重创之。青浦城由此赢得‘铁青浦’称号”。材料中省略的部分是(
)
A.湘军
B.淮军
C.洋枪队
D.英法联军
7.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许多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建议。这主要反映了(
)
A.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和强烈要求
B.挽救民族危机,反帝爱国精神
C.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D.资产阶级要求参政的强烈意识
8.“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9.从时代特征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
)
A.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
B.主张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
C.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D.提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口号
10.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
C.“扶清灭洋”
D.《天朝田亩制度》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凤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二 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以上材料摘自《洪仁玕自述》
材料三 主张效法西方,实行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兴办邮政;鼓励民间开矿;主张设立银行,发行纸币;保护私有财产。
(1)材料一中的“癸丑”应该是哪一年?这一年,太平天国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其中的“扫北”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翼王”是谁?这次事件有何影响?
(3)材料三出自太平天国的哪一纲领,是由谁提出的?你认为它可以实现吗?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你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
陈胜、吴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张角是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的领导人;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故答案选D。
2.A 【解析】
太平军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1856年,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为改变不利局面,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故答案选A。
3.D 【解析】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D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4.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这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实现。故答案选B。
5.C 6.C 7.C
8.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伴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太平天国运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爆发的,故答案选A。
9.C 【解析】
以往的农民起义反对的是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而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所以这是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运动最大的不同之处。故答案选C。
10.C
11.(1)1853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进行北伐。
(2)石达开。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3)《资政新篇》;洪仁玕。不能实现。
(4)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等。
。
3第一单元复习课
1.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中的一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领导人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邓世昌
D.林则徐
2.中国以条约许外国通商,实以五口通商之约为始……自有五口通商之约,各国纷纷援例,而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与“五口通商”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下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________联军“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材料中的“参与________联军”中的空格处应该填写(
)
A.德意
B.俄奥
C.英法
D.美日
5.
“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
A.林则徐查禁鸦片
B.太平天国的兴亡
C.英法火烧圆明园
D.义和团反帝斗争
6.下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
A.近代化的探索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2.A 【解析】
“五口通商”即开放5个通商口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5个通商口岸,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列强也获得了这项特权。故答案选A。
3.B 4.C 5.B 6.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