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2.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3.通过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过程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原因、经验教训的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认识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在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5.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文革”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而是一场历史性的动乱和灾难,它使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
教学重点
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
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党做了哪些工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
(1)时间:1956年。
(2)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调整国民经济
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当时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二)“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起止时间:1966年~1976年。
3.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也是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典型。
4.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林彪反革命政变。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5.结束: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三)建设成就
1.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
2.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三、合作探究
互动探究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新时期提出的“又好又快”与1958年提出的“多快好省”有什么不同?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又好又快”的中心是“好”,“好”统领“快”,强调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而“多快好省”的中心是“快”一味盲目地求“快”,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互动探究二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段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互动探究三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与评价“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
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巨大的损失的时期。“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而是一场历史性的动乱和灾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文革”是场灾难,走过沧桑,文革中的一代人绝不会忘记这段噩梦,更希望我们的子孙能从一个个离奇荒唐而又毛骨悚然的故事里和屈死的冤魂们一声声地呐喊中,寻找到悲剧的成因和防止悲剧重演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痛定思痛,才能真切地体会创伤的悲怆和它所蕴含的价值。让我们牢记历史经验教训,在历史中成长!
四、总结归纳
五、课堂检测
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 C )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大跃进”时期
D.十年文革时期
2.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C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3.从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导致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C.“文化大革命”动乱局面的影响
D.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
4.某同学在画报上看到如图图片及其配文“铁人王进喜,一个朝气蓬勃时代的象征”,你知道这个时代是指( C )
A.抗美援朝时期
B.社会主义手工业改造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5.最能概括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阶段特点的是( D )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失误时期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严重的挫折
C.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
D.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6.“文化大革命”是指( C )
A.发生在中国文化领域的一场革命
B.席卷中国各个领域的一场社会变革
C.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D.中国历史上成绩与问题并存的革命
7.阅读《“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抽样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比上年增长
-9.6%
-4.2%
9.2%
11.9%
(1)1966~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答:呈下降趋势。因为“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1972~1975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又有何特点?
答:经济发展明显回升。
六、板书设计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文化大革命
3.建设成就
七、教学反思